@所有人注意!关于流感,这些事一定得知道!

2018/12/1 18:59:30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 指导专家

季节交替最怕什么?

答案自然是

肆虐的流感病毒


大家可能会觉得

不就是个流感嘛

用得着这么担心吗


事实上

你对流感的认识

可能真的不够深


什么是流感?

  患者被流感病毒感染后就会导致流行性感冒(流感),可出现高热(39℃~40℃),持续3~5天,伴随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可以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危重病例可出现脓毒性休克导致死亡。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一人患流感,有很大的机会传染给和患者接触的人,比如患者的家人、单位的同事,甚至那些与患者接触的路人。

  季节性流感从11月开始贯穿到次年的3月。每年流感的流行,在全球可以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患病;约300万~500万的重症流感病例,最终可以导致高达65万患者的死亡。


身体健康,经常锻炼,

都不是你不预防流感的理由


  一般人群对新型流感病毒没有天然免疫力,对流感普遍易感。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一旦患病(包括那些平时身体非常好的人)都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危重病例,不但可能导致自己生命危险,更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危及他人生命。

  以下5类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2];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而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退一步说,即便被感染了也不会变得很严重。


预防流感,你需要这几招: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感染流感后,应该积极应对


  (一)基本原则
  1.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1)妊娠中晚期及围产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口服。 
(2)扎那米韦: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300~600mg,每日1次,静脉注射,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