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让结核病患者在“家门口就医”

2018/4/3 9:14:55来源:健康报

   家住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高排乡山口村的22岁的青年小钟(化名),今年春节前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在家附近的小诊所当成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来病情加重送往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结核引起的脑膜炎。小钟通过医联体转到了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上级医院将患者转往会昌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和病情监测。随同病人一起下转的还有一份转诊单和出院小结,上面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手段,用药,后续病情观察注意的问题,都写得非常详细。目前小钟的病已经痊愈。

      位于赣江上游的赣州市是江西省结核病防治任务最重的设区市。赣州市辖18个县(市、区)共有970万人口,全市每年新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约3000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人左右。赣州市卫生部门去年3月成立了赣州市结核病专科医疗联合体领导小组,开始探索建立专科医联体和综合诊疗服务模式。

       作为江西省首个结核病专科医联体,截至3月21日,通过转诊平台上转病人220人、下转650人,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该市有35家县(市、区)成员单位与牵头单位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职能、转诊标准、信息沟通、管理模式,建立一对一帮扶、双向转诊、技术培训、信息共享等机制,形成了“1+35”的结核病专科医联体赣州模式。为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该市组建了微信工作群,成员包括卫生部门领导、疾控和结防工作人员、定点防治机构科室负责人以及专业医师在内共177人。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科主任曾忠告诉记者,结核科长期处于满床状态,为把有限的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用在危急重症、疑难患者身上,对于处于稳定阶段的病人,都会及时转往下级继续后续治疗。基层医院通过加强能力建设,使下转病人的后续治疗也有了保障。如今结核病专科医联体下转病人数比上转还多。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李凌告诉记者,医院通过开展巡回讲座、免费进修培训、每周业务查房、学术交流等措施,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结核病人群的防治和管理水平。目前,县、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疑难人群的识别能力增强,早期发现筛查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0%。下一步,赣州市还将打通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墙壁,建设会诊信息化系统,提高基层医生的防治水平。

      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门诊部的病人督导站,记者看到,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每位患者都有一份专属的医疗档案,包括自发现病人开始,经过基层首诊、基层治疗,到上转住院治疗、下转后续治疗以及随访的全流程信息资料,市县两级结防工作人员与家庭医生一起,共同完成结核病患者的全程管理,确保没有一位患者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