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暖宝宝、热水袋简直是怕冷人士的必备“经典款”。但小编要说的是,千万别小看暖宝宝的温度,他可是连鸡蛋都能烫熟的“神器”。
据了解,冬季一些医院的烧伤门诊总是爆满,在就医的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一是被热水袋、暖宝宝烫伤的。
为什么摸着不烫却能烫伤人?
热水袋、暖宝宝造成的烫伤叫做“低温烫伤”,所谓“低温烫伤”是指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一般情况下,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而暖宝宝的温度平均在55℃,发热时间为10小时,已经超过了低温烫伤的最低标准。
低温烫伤有什么后果?
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不大,表面看似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低温烫伤后处理不当,可能会并发感染,加深创面,以及形成慢性溃疡。
一旦烫伤该怎么办?
立刻用冷水冲洗、降温!
对于低温烫伤的处置,可以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对烫伤处降温,无法冲洗时可局部冰敷;局部红肿时,可涂抹一些烫伤药膏。出现水疱时,如果水疱未破,应到医院进行无菌抽吸,以保持水疱皮肤完整,待愈合后再去除表皮,有利于创面再生修复;创面严重时,需根据医嘱手术,对坏死组织进行切除。
取暖设备应该怎么用?
1、橡胶材料的传统热水袋
使用时不要灌入沸水,水烧开后稍微放置一下,再灌入。水不要灌得太满,70%左右即可。灌好热水后尽量排尽空气,拧紧改口,确保不漏水。购买带有布套的热水袋,或者使用时用毛巾等包裹在热水袋外面,使其不直接接触皮肤。如果用热水袋暖被窝,入睡前最好取出。
2、电暖宝
充电时先插好连接线插头,再接通电源。切忌边充电边取暖,以防触电。充电期间人不得离开现场,注意观察指示灯,指示灯熄灭后表示通电储热完毕,应立即断电。不要长时间通电。不要让水流入电源插口内,否则会造成电路短路。加热期间和加热后,切勿拔取注水口塞子,以防烫伤。严禁摔打、坐压、锐器划刺电暖宝,以免造成漏液漏电。如果用电暖宝暖被窝,入睡前最好取出。
3、暖宝宝(取暖贴片)
暖宝宝这种取暖贴片小巧便携,可以自发热,最高发热温度达66℃,可持续12小时均匀放热,虽然很方便,使用时也应注意如下几点。
严禁直接贴在皮肤上,也不适合贴在较薄的衣服上,以免烫伤。不能在被窝里以及电热毯上和取暖器前使用,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多种发热源共同作用,温度较高,有可能导致低温烫伤。使用时最好每隔1小时检查一下皮肤,如发现有红斑或其他不适,立即停止使用。
4、吹风型取暖器
取暖器要离身体至少1米,并经常变换电暖器的位置,否则长时间、近距离单一部位烘烤可能导致低温烫伤。电暖器尽量放置在不易碰触到的地方,不要在电暖器上覆盖物品,远离燃烧物,背面离墙保持20厘米以上距离,离家具、窗帘等易燃物品的距离应更大一点,以免发生火灾。
三类人群使用取暖设备需警惕
1、高龄人群及婴幼儿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