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层首诊所需求的无疑是基层医生的首诊能力,而提升首诊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或许就是对于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月25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介绍《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意见》有关情况
力求广覆盖,首诊在基层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每万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到2030年,城乡每万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
解读:
基层普及全科医生制,才能有效地壮大基层首诊能力,才能有效地遏止有病往上跑的现象,才能真正让国人在家门口得到有效及便利的治疗。
但是这不是一年半载所能实现,提出了目标,就能在若干年后,逐渐完成全科医生全覆盖。
各方补齐短板,村医也能充任
现在全科医生的数量是20.9万,按照到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确实差不多还有50万的缺口
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多方位、多渠道培养,加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有可能实现的。
一是加强“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是开展“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三是加强基层在岗医生的岗位培训,提升他们的能力,帮助通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四是鼓励大医院其他专科的医生,经过转岗培训合格加注册全科专业执业范围。
同时,改善全科医生的薪酬待遇,提高岗位吸引力,让大家有积极性、有热情去从事全科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多渠道同时发力,我们有信心达到预期目标。
解读:
多条途径发展全科医生,一是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及大专生;
二是村医通过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就地转编一批可在乡镇及村执业的全科医生,担负起基层首诊重任;
三是引导及鼓励大医院的专科医生,经过转岗培训后合格,注册为全科医生。
只有在薪酬方面发挥良好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医生,经过若干培训合格,充实到全科医生队伍中来!
多渠道提高层次,逐步实现高学历
提层次,从2012年开始,在招收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好的突破。
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有两个考虑:
一是要培养高层次的全科医生,从本科生提升到硕士这个层面。
二是要给全科医学专业培养师资。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800多名的全科医学研究生毕业,涉及到了76所高校来招收全科医学研究生。
解读:
全国己经从2012年起,着力培养了一批本科学历的硕士全科医生,力求提升全科医生层次,才能更好地在履行健康“守门人“重任。
全国多所院校都放开全科医生的招生,以培养新人。
用好激励机制,增加岗位吸引
使用激励方面,也就是如何提升全科医生的岗位吸引力,这是文件的重点。
一是落实“两个允许”,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制度。
二是增加全科医生的收入来源。
三是就业享受优惠政策。
四是将住培合格的全科医生与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五是扩大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从四个省试点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国家贫困县,而且把特岗津贴的幅度要进一步提高。
六是职称晋升加大倾斜力度,凡是完成规培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工作的都可以直接考中级职称,只要考过就直接聘用。
七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八是提高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
解读:
如何留住人,是基层医院的最大软肋,而这次可是对全科医生的政策红利不断
创造一切优渥条件,增加全科医生收入,提高全科医生地位,直接考中级职称,放开全科医生执业自主开诊所。
为破解医改瓶颈,寄予厚望
大招频出的医改,雷厉风行的中国速度,财政兜底的有力保障!
大力发展基层医院;提倡双向转诊;组建医共体及医联体;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了破解医改瓶颈。但是,还是看不见朝着设计的初衷,还是没有解决国人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
故而卫计委又放大招,既然硬件配套设施完善,但没有医生还是看不了病,还是不能解决病人的就近治疗!
所以又以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以服务基层
只要基层有了真正的全能医生,能治病、能转诊、能管理,那么基层就能有效解决占发病率80%以上的病人。
本次卫计委发声的靓点,无疑是在职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
通过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后,注册全科医生,直接在乡镇及村级基层医疗单位坐诊,可以享受全科医生的若干待遇。
这是至今为止,国家卫计委对于乡村全科助理医师的最高承诺,也可能是今后村医转编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