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引发热议,有很多人质疑5亿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也有人质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
我看了一些评论和留言,有的网友认为“家庭医生就是填表、发联系卡”,有的网友发出“家庭医生,我怎么不知道”的反问,或批评或调侃,只有一位网友表示会“下次主动联系”。
这些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全国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艰辛付出,对全国各地正在力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面对质疑,我觉得我有话要说。
一、质疑的人有过签约经历吗?了解协议内容吗?
首先我想问一句,评论质疑的人有过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的经历吗?如果有,是否仔细阅读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是否明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居民责任和义务?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签约服务以团队的形式与居民以户为单位进行签约,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等。
由于疾病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不断变化性和高风险性,如果需要上门服务,需要履行一定程序。
首先患者或家属提出申请,然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所在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评估后予以回复,并告知存在的风险和需要支付的费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签订上门服务协议书,才能开展上门服务。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要重新修订协议或中断协议。
二、质疑的人进行过调查吗?
质疑者,你跟随过签约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与签约居民零距离接触过吗?你见过服务团队为签约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患者热泪盈眶的场面吗?
你了解服务团队倾心服务、倾情奉献之后,看到你留言评论的感受吗?他们不怕辛苦、不怕加班,就怕艰辛付出之后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这种场景与英雄流血又流泪是何等相似!
不知道质疑的人是否经过调查?调查过哪些地方?调查了哪些人?调查了多少人?如果没有经过调查,就凭自己的一己之见进行揣测,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全国各地广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村医艰辛付出的一种漠视,这种漠视会伤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心,对社会、对居民没有丝毫益处。
没有经过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正视广大服务人员为此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已经取得实际效果,做出公正、科学地评价。
三、签约服务已取得一定实效
以笔者所在地为例,签约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家卫生院职工在工会组织下成立扶贫基金小组,让已经签约、确有困难的建档立卡特困户实现了住院零付费,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一家卫生院成立了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小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的高危儿、体弱儿以及在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儿童,进行跟踪随访、利用新媒体开设微课堂、微信随时答复家长咨询,开展急诊服务等,得到了签约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家卫生院职工捐款购买慰问品,在中秋佳节看望签约特困户,让签约居民感受到了来自卫生人的节日问候;所有乡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爱心病房,让签约贫困患者在此住院治疗,并在住院期间免费为患者提供三餐;
所有卫生院通过刷写墙体标语、宣传栏、义诊咨询、入户宣传、微信公众号、简书、美篇等新老媒体多角度、多批次、多渠道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争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提高辖区居民知晓率。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倾心为民、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都是在现有条件下结合实际,用心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做好的具体事例,他们的付出让签约居民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更优质的资源,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优越感。
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需要大家共同来完成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从2016年开始,2017年目标是人群覆盖率超过30%的,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0年力争覆盖所有人群。
目前优先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签约并开展服务。
我国有将近14亿人,已签约5亿人,还有约8亿多没有签约,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去实干去完善,健康中国建设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需要所有人来支持来配合。
五、医生也是人
签约服务团队的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要做好日常工作,要在门诊上班,要为住院病人诊治,还要下乡参与义诊咨询、入户随访,他们多采取延时服务、错时服务,甚至晚上到居民家中签约服务,宣传签约服务优惠政策、健康扶贫政策,进行健康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合理用药指导等,在开展这些服务的同时,家中年迈的老人谁来照料,幼小的孩子谁来照看,医生也是人啊,也有父母妻儿,也有兄弟姊妹,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我们转换角色试想一下,在保障辖区居民健康的同时,谁来保障他们的健康?谁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我们坦承这项工作存在很多的不完善之处,而且正在以实际行动完善弥补,我们正在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要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的是鼓励、支持和配合,而不是热嘲冷讽、一棍子打闷。
健康中国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干!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