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乡村医生真倒霉!”

2017/8/2 11:28:57来源:村医之家作者:梅松政

最近,某地一名干了20多年村医工作的乡村医生因“卫生室(药品)与商店连在一起”,遭遇当地相关行业部门一次偶然检查,被罚几千元。


该乡村医生倍感冤枉,称干乡村医生工作收入微薄,自己家住公路边,本想开个小商店,添补家庭收入,没想到“白干了”。


有村民为该乡村医生打抱不平,在农村当乡村医生的,有几家能规范设立药房、诊室、治疗室呢?这名乡村医生无非是因为住在公路边,容易受到检查,才遭罚款的,“住在公路边的乡村医生真倒霉。”

     

“倒霉”二字透露乡村医生的无奈

     

在基层,很多地方的村卫生室实际上都是乡村医生在自家设立的简易诊疗点,自然不容易达到规范化村卫生室的标准。加上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村卫生室成了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疗机构。卫生计生、环保、食药监、工商等部门都在管理。


对于绝大多数乡村医生而言,村卫生室就是自己一个人营业,面对卫生院、村委会、卫生计生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环境保护机构等多家上级的管理,难免疲于应付,倍感无奈。

     

“倒霉”剑指村卫生室必须走向正轨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平均寿命、健康期望等标准的逐年提高,老百姓对健康服务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会随着百姓的需求上升而做出相应修改。因此,国家对村卫生室的监管力度只会越来越规范(严格),村卫生室经营模式一团乱的时代必将成为历史。

      

住在公路边,因“倒霉”遭遇处罚的村医告诉我们,村卫生室必将走向正轨,必须与老百姓需求、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等衔接,特别是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执业、规范管理。


村卫生室就是村卫生室、药品就是药品、医疗器械就是医疗器械、医疗废物就是医疗废物、公共卫生就是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就是生活垃圾,等等这些,不能混为一谈,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区分管理,否则会继续“倒霉”。

      

让乡村医生不再“倒霉”,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历史告诉我们,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成熟的健康管理必不可少。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百姓身边必须得有能看病、看好病的医生。其中,乡村医生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要让老百姓信得过身边的乡村医生,仅靠乡村医生自己的努力永远不够。村卫生室建设水平、执业环境安全保障以及乡村医生的待遇标准、社会地位等,必须得到质的提高。

     

若给予乡村医生更多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满足、社会层面的尊重,通过热情指导、业务培训、法律宣传等,让乡村医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不会被辜负,或许比任由其自由发展,事后逮几个“倒霉”的村医以儆效尤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