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啥一定要往外走?

2017/5/3 10:51:28来源:村医导刊作者:孙绪峰

    近年来,笔者在农村越来越多地看到一种现象:为了父母的身体健康,不少人在离家务工前都会带着父母去县医院或者市医院做一次体检,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生化、心电、胸片和彩超等常规项目,都做下来需要600元左右,而且还要排队等候,甚至有时候因为人多还不能一天全部做完。相比之下,乡镇卫生院新农合报销后花费很低,但是这些人却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做体检。即便是一个很简单的阑尾炎手术,患者也宁愿托熟人、找关系去县医院或者市医院做手术而不愿在基层治疗。笔者当年在县人民医院进修时亲眼看见,一位包皮过长的患者非要在县医院住院手术治疗,而且还要求主治医师从市级医院请专家亲自为其做手术。这些看似普通的例子,反映出患者对基层医疗技术的不信任。


    如果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得不到提升,患者宁愿花较高的费用到上级医院就诊而不愿意留在基层,那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格局就无法真正落实,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不能根本解决。基层医生是推行分级诊疗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基层医生面临队伍老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青黄不接的局面,有的地方一个行政村连一个村医都没有。


   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基层医生队伍,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力度,让他们加强业务学习,掌握适宜技术,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饱满的热情去服务老百姓,从而让老百姓认可和信任基层医疗服务,留住那些准备外出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