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造假,他说出了全国村医的心声!

2017/5/3 10:20:56来源:基层医师公社作者:牛银朋

所有的村医同行共同的体会就是没有时间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老百姓也给我们的工作表示否定,认为我们搞这些东西只是走形式、套公款,于大家的身心健康毫无意义,久而久之,我们也这样认为.....


我是800人村的乡村医生


我是800人村的乡村医生,常常想在这个行业里出人头地。5年前,刚干上村医那时,每逢开例会,打疫苗,我都是积极分子,从不迟到,常常被院长称赞。医疗改革深入开展之后,药品要统一采购,零利润销售,我的工作除了帮患者看病之外,还要搞好公卫工作,将800人的健康档案如实填写好,并对这些人进行随访,做好档案的后续工作。


常常听领导讲,健康档案是村民的健康保障,是乡村医生对居民健康负责的一种体现,健康档案做好了,工资自然有保障。在基层公卫的工作中,我经常向老村医前辈们宣传公卫工作的重要性,并把自己搞公卫工作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我常常这样想,村子虽然小点,但是如果能够拿到全额补偿,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就这样,我经常夙兴夜寐,夜以继日的搞工作。


院长调走了,经费没有了


很快,到了年终,大家都期盼着自己能够拿到应有的公卫服务经费,辛辛苦苦的劳累了一年,希望能够得到点安慰和补偿。然而,现实很骨感,在发钱的那一天,院长先对大家的工作一通训斥,紧接着是单兵训练,一句句感情色彩特别浓重的反问语气,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像罪犯一样缄默不语。最后,大家各自拿着院长分发的钱默默离开,没有人敢过问该发多少、发了多少。


院长说了,拿回去自己看吧!扣除谁的钱、扣了多少,都心里明白,钱都放在那里,什么时候工作搞好了,考核合格了,再行补上,大家都信以为真。不料,第二年,院长被调走了,临行前大家还各自凑了100元的份子钱送院长离开,但对扣钱的事情,没有人提起。


健康档案村民不理解、很反感


新院长是一位中年人,据路透消息,之前是管理大镇卫生院的,不久前因为公卫经费发放问题,当地村医联名上告,被卫计局贬到这里“避难”来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院长对我们的要求更加严厉,不但例会增多,而且健康档案要求每月随访一次,看他那工作的劲头和开会时的严厉程度,大家对这位领导抱有很大希望,对他安排的工作也任劳任怨。新院长说,要把健康档案如实签写,将来要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发放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当时大家都很积极,也很认真,没黑没明的写。


许多东西都是从居民身上采集来的,为了能够拿到年终全额的服务经费,大家常常是夙兴夜寐,甚至不惜与村民沟通。一个同行这样讲,他去为一个村民检查血压,这个村民因为脑出血已经瘫卧在床多年,当时是冬天,非常的不方便,患者的儿女也不是很配合,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甚至在他检查结束之后撂下一句话:“你们只是完任务、走形式、做样子、套国家的钱,这样只检查不给药还不如不检查……”。


大家完成健康档案的工作,时间非常的紧迫,但是我们的苦衷村名并不理解,甚至对我们到来的反复检查反感不已。记得那是一个春天,我去一个村民的家里宣传健康教育的知识并随访,不料这位村民正要赶着去田埂,直接告诉我,他忙得很,他已经知道了,让我随便写,如果上级来检查,他会圆场,替我说好的。看着村民央求我赶紧离开的样子,我也无可奈何的离开了。


有的村民出去打工,根本就找不到人,健康档案当然成为一纸空谈。但是卫生院不管这些,都要被列入考核之中进行考核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是为了工作,大家都忍着。


电话考核健康档案遇尴尬


健康档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如果按照实际情况如实签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渐渐的,大家也不怎么认真,因为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健康档案到底是用来作甚的,它于居民的健康生活到底有多大意义。


而且,健康档案的填写和后续工作的跟进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所有的同行共同的体会就是没有时间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老百姓也给我们的工作表示否定,认为我们搞这些东西只是走形式、套公款,于大家的身心健康毫无意义,久而久之,我们也这样认为。


而且,院长考核大都是通过电话或者手机了解的,核实的大都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之中,农民表达不清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人随意更换手机号码,有的人在外打工用的是外地号码,常常把我们陷入“不义之地”。记得有一次,院长在考核我的健康档案之时,打出的手机号码被告知是空号,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我也纳闷。后来在遇上这位村民时,他告诉我说他用的是缴五十打一百的黑号,打完了就换号……


我坦言,我们的健康档案许多数据系捏造


健康档案耗费了大家大量的时间,我是村医,我坦言,健康档案中,居民的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绝对真实,其余数据中,大家会根据情况适当捏造。


针对20到45岁的健康人群,我们会将这些人的基础数据采集备案,后面随访的时候适当调整一下;针对找不到人的,那就全部捏造,电话号码留成自己亲戚的,能够说明问题就行;针对有慢性病的患者,这些人群也是经常待在家里,我们会认真填写健康档案,以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


这样以来,我们的工作量稍微还能够轻一点,老百姓也不那么烦我们了。有的时候,不是我们要造假,而是这些数据根本就无法采集和获取,如妇科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情感因素筛查等,这些项目是基层医生水平和基层设备完成不了的。但为了应付考核,村医只能填假数据,填错了还扣分扣钱;中医药健康档案中,三十多个问题,都是跟着感觉走……这种情况院长也知道,只是没有戳破,心照不宣而已。


如今面对健康档案,我们遇上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时间完成,没时间随访……许多客观因素逼着我们去造假;遇上的最大障碍就是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认为这样做没意义,还不如不做,浪费国家钱财。健康档案也占用了我们学习医学知识和接诊患者的时间,我们不能够真真正正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去服务,老百姓也对我们有怨言。


村医为了养老保险继续坚持


一位年逾六旬的老村医感叹道:“我不想干了,但没有人来接班,村民们经常找我来服务,推不过去,也就继续干着;何况国家现在针对村医还没有养老保险,我还要继续干着,等到国家养老保险落实的那一天……”


大部分年轻村医遇上的情况大同小异,大家都这样认为:国家在公卫上面花费这么大,还不如将这些费用直接用于村卫生室的建设,用于村医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用于村医的工资,让大家好好干,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服务,为国家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多做贡献。对所有的村医来说,健康档案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待遇、身份、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将大家的待遇解决了,身份明确了,医疗安全有了保障,养老保险有了指望,我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之中去”,一位年轻村医这么说。


建言


医疗改革是个世界难题,针对中国也是一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我国基层医疗,人员结构复杂,资源不平衡,年龄大、待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基层医疗改革在落实过程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笔者相信,随着医改的深入,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在岗的、有精力的村医力争考过助理医师资格,以进一步适应国家医改对医生资格的要求;


二、希望大家都要认真做好健康档案,重新认识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三、建议国家明确乡村医生考核机制,让村医明白自己什么该做、该不该做、由谁来做,明明白白拿钱,踏踏实实工作;


四、尽快完善村医养老保险和退出机制,让老年村医老有所依;


五、尽快明确村医身份,为符合条件的村医转正入编;


六、启动医疗安全保险机制和医生人身安全保险机制,为村医的行医安全和行医过程之中的人身安全作保障;


七、加大健康档案和公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村民和村医充分认识到,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公卫工作的有效性,使这两项工作在基层医疗顺利开展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