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资源参差不齐:该村卫生室用“联村”“3+X”来破解!

2017/2/20 10:49:52来源: 诊所老板之家作者:孟庆远

导读:乡村医生往往在无诊查设备的情况下就为村民开药、“挂水”,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诊疗效果可想而知。


新医改以来,国家从人、财、物诸方面相继加大了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卫生室诊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医生待遇也有了一些提高,但基层基本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仍然存在,有些村卫生室水平差,村民不愿光顾,只好到距离较近的乡镇卫生院或越级到县级医院就诊,看病难看病贵仍然存在特别是部分村卫生室尚未达标,村以专业水平能力有限,又缺乏基本的诊疗器械,乡村医生往往在无诊查设备的情况下就为村民开药、“挂水”,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诊疗效果可想而知。


这样,一方面影响分级诊疗“基层首诊”的达标完成,另一方面,医疗事故的发生,加重了村医与百姓患者的矛盾及纠纷发生的可能。可以说,基层区域的村级医疗资源不平衡急需解决。


但目前联体底层多为县乡医疗机构,联体村室少见,多点执业有缺乏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套和有力支持,对口支援力度也不够,等,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基层首诊任务指标,有一定的困难与难度,需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尽快想法提高能够的医疗服务水平。

 

有媒体报道,四川遂宁市在“村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的基础上,用建设更高标准的联村示范卫生室来形成以联村示范卫生室为中心,带动其他村卫生室满足基本功能的布局,提高区域的首诊率方便百姓就医。以前乡亲患病要乘车到较远的乡镇就医。联村卫生室建立,结束了我们栖凤村、井碑村村民看病难的历史,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日前在四川省遂宁市健康扶贫捐赠暨“三大工程”启动仪式上,该市河沙镇栖凤村和井碑村联村卫生室医生李志伟激动地说(《健康报1.10》)。其中,除了选择较高基本医疗水平村室村医为的选择让人注目及有借鉴意义的是开展“3+X”检查(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血常规及心电图、血糖等)的标准,做到诊断有依据、治疗有效果,实现“小病在当地”的目标。让联村示范卫生室当龙头,打造最短且相对较优的医疗服务半径的举措,能为广大村民更好地释放新医改“健康红利”得到村民欢迎。

 

目前,各地都在创新村卫生室基本医疗管理理念,在对辖区内存卫生室的诊疗能力、诊疗水平进行针对性的个性评估的同时,分类推进村卫生室建设。笔者认为,遂宁的“联村”“3+X”调整区域基层医疗资源参差做法有借鉴学习价值意义,按区域位置、诊疗能力等综合考虑分析,合理选择设置标准化卫生室、联村示范卫生室,只要不过于集中,根据新形势及新要求,制定出台不同类别村卫生村设置标准,包括人员、医疗设备要求,医疗保健技术力量要求等,特别是联村示范卫生室必须配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实用医疗设设备,即“3+X”,为病人提供三大常规和心电图、血糖化验等检验检查项目;同时,配备基本急救用品;配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设备,以此降低卫生室医患纠纷风险,增加乡村医生诊疗“底气”,让乡村医生有用武之地,为广大村民提供更快、更好、更优质的健康服务,缓解广大村民“看病难”的窘境。

 

其实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做法。河南省原阳县地处黄河滩区,有10多万农民隔河与郑州、开封相望,虽近在咫尺但看病均须在当地就诊,而且与县城有30公里之遥。2015年县卫生局与医保协调,选择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高的一家大型滩区卫生所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因为该卫生所除了有较高水平的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脑血管病救治康复外,还配备有CT、DR及彩超、心电图和全生化服务项目,2016年的住院量达3010人。极大方便了区域其他村民的就诊。

 

应该说用“联村”“3+X”可暂时较为快捷地调整区域基层医疗资源参差,为区域百姓就近选择优质医疗资源治病提供极大方便,应该引起其他地区的重视或借鉴学习。但需要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给予支持配合,比如对选择村室的达标建设与人员培训,比如医保定点与医保支付支持,同时改善村医待遇补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