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36名高考状元竟无一人选择学医!

2016/7/27 9:57:16来源:网络

有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上周发榜,11位考生获得7科5**的成绩成为“状元”,在放榜当日的采访中,逾六成“状元”表示了报读医学的愿望。与此鲜明对比,在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中,竟无一人选择医学


2016高考状元调查:最爱经济管理,医学无人选


根据澎湃新闻“2016高考(精品课)状元调查问卷”(全国22个省份36位状元填写了有效问卷)数据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多选),33.33%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选择哲学的为8.33%,历史学和教育学同为2.78%,农学、医学、军事学类专业均无人选择


香港状元亲睐医科、商科


香港考评局介绍,今年有74131名考生报考文凭试,2.4万名考生本达到本地学士学位课程基本入学要求。其中,11位考生获得7科5**的成绩成为“状元”,在放榜当日的采访中,逾六成“状元”表示了报读医学的愿望。


事实上,香港“状元”热衷于医学专业并非2015年特例。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00-2010年香港高考“最优状元”就读专业调查中,医学专业有6名状元就读位居第二


为什么香港状元们偏爱医科?


“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受人尊敬、收入较高并且工作稳定,愿意去学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不论中外,医学教育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港媒这样分析。


在香港,学生进入医学院之后,需先读学位6年,再加1年实习,共7年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但毕业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万港元的薪金。有公立医院驻院医生表示,30岁薪金约可达7万港元。若任职私家医院及诊所医生,薪金可能更高。对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大概一万港元的薪金,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么多状元想从医了。


医科为什么不受内地考生欢迎:


投入多 压力大 风险高 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

    

单从投档线高低来说“学医爆冷”,多少有点以偏概全。目前医科专业的招生总体还是稳定的。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投入多、压力大、风险高正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医生行业也确实期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理解。

    

今年6月26日,第五个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前,新京报联合国家计生委网站、中国校友网、国家统计局等单位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去年一年,全国347人严重涉医违法犯罪;


2010年—2014年获得执业资格医师约60万,选择从医者占1/6;


历届高考状元最爱专业排行榜分别为:1、工商管理2、经济学3、电子信息工程。学医者占状元总数1.2%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不愿意让子女从医的医师,2002年为53.96%,2011年为78.1%。

   

 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得久挣得却不多,本科5-6年,本硕连读7年;2014届部分专业本科生月薪为游戏策划5273元、互联网开发师5174元、建筑师4778元、外科医生3066元、内科医生2713元……

    

周琪是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生,她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可能不会选临床专业了。“医科专业读书时间长,本科要比其他专业多读一年,而且本科毕业不可能被三甲医院录用,到大医院工作几乎都要求博士学位。本科后考研读博,前后十年,投入太大了。”

    

某高校医学部童老师也表示,一名医学院学生,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才能成长为一名医生。相比美国和香港特区等地,中国内地医生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和暴力伤医事件一样,收入和付出不对等也是影响学生报考医科积极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