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乡村医生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群体,说普通,是因为他们本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着别人不具有的一技之长,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群体,去认识这群农民医生,今天说的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的乡医刘庆民。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张荣英:“觉着事不行了,完了,光吃救心丸吃了两遍,不易打,一不得劲了, 就给庆民打电话,这些年岁多亏了他。”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张荣英:“你忙去吧。”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行,没事。”
刘庆民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相亲们一个电话,他都会随叫随到。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血压这两天又偏高点儿了,少吃鸡蛋,别吃多了。”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老人相奇英:“我吃鸡蛋没够。”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不能等到头晕了 头晕了没劲了 就晚了。”
老人相奇英,生活贫困,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每周刘庆民都会给老人检查身体。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老人相奇英:“83了,该上土里钻了,她不钻啊,也不害病,有病到他这来就好,叫俺侄打了这么多日子到针,五年了不要钱,俺侄对我,比俺儿都强。”
行医36年,刘庆民坚持先看病后付钱,村里7位孤寡老人,看病都不要钱。这些做法,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也带来了一盒子的欠条。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记的这些条条 ,最早的原先有78年的,这是79年的,79年3月份的,人都死了20多年了 ,像这样的账很多。”
这些欠条上,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具体哪些是新写上的,哪些是已经还清的,刘庆民自己也说不清。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近2000张 接近10万元,针具体的,自己脑子都不清楚 知不到多少了。”
这张欠条是村民刘宪秋签下的,刘先秋无儿无女,和年过九旬父母一起生活,前两年,父母先后去世,他欠下了3000多元药费。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村民刘宪秋:“他的账我是年年结账,年年不清 ,如果这几年没有刘大夫照顾我的话,我看病也看不起。”
作为一名医生,给别人看病也许是手到擒来,安慰病人也是一把好手,但真到了自己生病的时候,2010年刘庆民被查出了膀胱癌,他的做法,再次让出乎人们的意料。
罹患癌症 坚持不讨债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这是欠咱医药公司到药费,这个是618,欠的钱不少,你看这个是900多,药账是要不上来了,不给了,但是这些钱必须得给人家,只能从各方面慢慢多弥补着,拆了东墙补西墙,多往前走。”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妻子包现云:“他不要账,我以前也说过,俺俩也争吵过,他要是没钱进药了,就是靠我家里种点儿地,喂点儿猪喂点儿羊的,补贴补贴家里的花销。”
靠着妻子的坚持,刘宪秋坚持了下来,可不不幸的是2010年1月,外出行医的刘庆民,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不久后刘庆民小便开始出血,最终被确诊为膀胱癌。为了筹钱治病,万般无奈的家人想到了最后一招——讨债。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我一开始行医,就给父老乡亲有个承诺,咱当这个医生,咱不是为钱当医生的,咱是为了兄弟爷们解除病痛,先看病后付钱 有钱没钱都给他看。”
刘庆民对自己的病情心知肚明,可是还惦记着相亲们,他不急着筹钱治病,反而坚持让学医的儿子回村,接替自己。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儿子:“反正那时候挺不愿意回来的。”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儿媳:“回了就回不去了。”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儿子:“他光考虑自己的感受 不体谅别人的感受。”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妻子包现云:“干这行也不易,风里来雨里去,我随你,走这条路你就走吧,我从来也不说他了。”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的儿子:“光为别人了,然后把自己的家给舍了。”
2010年,在政府和亲戚的帮助下,刘庆年成功的进行了手术,本该躺在病床上安心休息的他,在手术三天后,就回到村里给村民看病。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庆民:“有点儿肺炎,别光吃咳嗽药,得消炎。”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我死了就素净了,你也少跑点腿,他光顾着病号,很好的一个医生,他医德好,可以说德艺双馨,不光俺这个家庭离不开刘大夫,十里八村都离不开刘大夫。” 在生活帮帮办的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恰好有一位村民来清账。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村民:“得自觉,不能老是欠着。”
其实,在每一个老乡心里,都有一个账本,这种一张张欠条的背后,是一种信任,一份弄弄的乡情。一个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刘庆民36年如一日,坚持先看病后付钱,为孤寡老人免费看病,真是很难得,不愧是山东好乡医。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