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瘙痒怎么办?

2017/12/16 16:26:01来源:村医之家作者:刘科峰

前言  

每逢冬季,皮肤科都会多很多皮肤瘙痒的患者,虽然有些患者是由于皮肤干燥导致的,但不乏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皮肤瘙痒莫等闲视之,查明病因是关键


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常见的引起皮肤瘙痒的病因如下。


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要点


排除与皮肤瘙痒有关的内脏疾病,治疗有关的疾病;控制可加重皮肤瘙痒的外部因素,如搔抓、热水烫洗、刺激性饮食等;内服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催眠剂;严重者可用静注钙剂、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局限性患者可用浅层X线放疗或局部封闭;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各种止痒剂;老年患者可用性激素治疗;瘙痒性疾病不都是过敏性疾病,对于过敏性疾病要查找过敏原。


皮肤瘙痒症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此外,患者不宜烫洗患处,因为烫洗的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会使病情加重。


皮肤瘙痒部位不同用药有区别


皮肤瘙痒症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之分,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最初皮肤瘙痒仅限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


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局限性皮肤瘙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性外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


发生瘙痒的部位不同,用药也是有区别的,下面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皮肤瘙痒发生在头皮


可选购硫磺乳膏、采乐洗液,用来洗头,每3天洗1次即可。因为头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来一种新型的真菌感染--糠孢子菌,此类药物有去脂、拮抗真菌的作用。


皮肤瘙痒发生在面部


可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方法为用浸满该溶液的4-6层纱布覆盖在面部,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1次即可,同时须停用所有护肤品。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质激素类不良反应。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


可选用皮炎平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但是由于上述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厚,能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


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用,对皮肤也无刺激性。这些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为溶剂的药水。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


可选用复方咪康唑霜、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时,往往同时会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类药物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适合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发生在足底、足趾间


选用孚其药水联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将孚其药水涂于患处,待其药水干透后再薄薄涂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这些部位好发生真菌感染,孚其药水是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有抗真菌止痒作用,联合其他抗真菌霜剂,可加强抗真菌感染作用,以防发生真菌耐药性而影响疗效。


无论发生在何部位的皮肤瘙痒,如果瘙痒部位皮肤已经出现红肿、糜烂和渗液,那首先要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患处,直到局部皮肤红肿消退,表皮长好,然后再按照上述不同部位,酌情选用外用药。


作者:河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刘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