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儒棣:分部位论治带状疱疹

2017/5/5 9:25:43来源:本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作者:何昕等

艾儒棣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医外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艾老待诊案侧。现将其分部论治带状疱疹的经验总结如下。


01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神经痛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最常见于腰部、胸背、四肢、颈项、眼部亦有所见。《外科启玄·卷七》中称本病为“蜘蛛疮”,书中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堆,亦能荫开。”

 

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为多见。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刺痛或剧痛,愈后很少复发。


本病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与脾经湿热相合,外发而成;或因外感邪毒,与体内湿火相合,蕴于肌肤而发;或热蕴蒸肤,壅阻肌肤,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常遗留疼痛不休或刺痛不止。


02

辨证论治


湿热火毒内蕴,感受毒邪,为带状疱疹的发病主因。以清热泻火、化湿解毒为治疗大法。清·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例言》中论述疮疡病因与发病部位时指出:“盖以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向上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据高锦庭的“上风下湿中气火”的审部求因观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艾老提出了根据不同部位论治带状疱疹的观点。


         上部从风论治,以普济消毒饮治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性趋上,善行而数变。带状疱疹发于眼、面颈、胸壁等部位,色红,焮肿疼痛,为阳邪致病,热在气分。治疗时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风热,清解在上之热毒,故当祛风清热解毒,方选普济消毒饮。

 

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热毒,为君;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陈皮理气疏壅散邪热郁结,为佐;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引诸药上达头面,喻火郁发之之意。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中部从火论治,以龙胆泻肝汤治之

《医宗金鉴·外科卷》记载“缠腰火丹蛇串名,干湿红黄似珠形,肝心脾肺风热湿,缠腰已遍不能生。【注】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


该病病机多为情志不遂或肝胆火旺,肝经湿热蕴结,火毒炽盛,瘀阻经络,溢于肌肤而发。治宜泻肝火,清热凉血解毒。方选龙胆泻肝汤


方中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清肝胆实火,泻火除湿;黄芩、栀子泻火解毒,燥湿清热;泽泻、车前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而出。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之品,更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柴胡疏畅肝、胆气机,理气止痛,并可引诸药入肝胆;甘草调和诸药,并行护胃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湿、泻火解毒之功。


若湿甚者,可合用四君子汤,以人参补益脾气,茯苓、白术补脾化湿;

若血瘀疼痛甚者可合用桃红四物汤,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

疼痛不止者,加用蜈蚣、全蝎搜风剔骨、通络止痛;情志不畅者加用合欢皮。


下部从湿论治,以四妙丸治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载“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为阴邪,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常缠绵难愈。下肢带状疱疹常发于会阴部、下肢,因湿性黏滞常常遗留神经痛。治宜利湿清热,方选四妙丸,为二妙散加怀牛膝、薏苡仁而成。


方中黄柏苦寒燥湿清热,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苍术辛散苦燥,入脾经、肝经,能健脾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活血通经,祛风除湿;薏苡仁清热健脾,祛湿通络。四药合用,共收清利下焦湿热之功。


03

结语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艾老认为带状疱疹的治疗,既要抓住其“湿热火毒内蕴,感受毒邪”的基本病机,以清热泻火、解毒利湿为治疗大法,又要根据发病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选用疏风、泄火、利湿之法,酌情选择有效方药化裁组方。

 

分部位论治既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医外科学审部求因的观点。

 

同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艾老常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法,方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水蛭、蜈蚣1条、路路通15g、延胡索20g治之。

 

若气血两虚者加黄芪40—60g、生晒参15g、丹参30g。


在临床实际运用时,应灵活变通,随症加减,方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来源:本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

作者:何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