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蛇’,到杂病医院。”这是广州老城区的街坊们众口相传的治“蛇”指南。当然,此“蛇”另有所指,多数带状疱疹沿着肋间神经生长,发病高峰如“腰缠火丹”,被民众引以为“生蛇”。
广东是带状疱疹的高发地,民间治“蛇”由来已久,而越秀区中医杂病医院(越秀区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代传承的治“蛇” 古法,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
2015年6月,该院古法治“蛇”顺利通过广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成为广州市首间“申遗”成功的社区医院。据了解,该院每年接诊带状疱疹数千例,占皮肤科门诊的9成以上。
古法治“蛇”的效验,在坊间倍受肯定,揭开其神秘面纱,其实是一套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包括梅花针、火罐、艾灸、针灸、埋线等。该院康复科组长、主治医师黄丽瑶介绍,基本上带疱的患者一来就会用梅花针敲打患处,起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泻毒的作用,同时配合火罐,加强泻瘀毒的作用,也能止痛。
总体上,中医治“蛇”,前期以排毒为主,中后期辅以针灸、艾灸舒筋通络和中药内调。疱疹发生感染、症状较严重的,配合照灯,或以全科治疗仪、磁仪、激光等理疗。带疱在出疹之前一般已经有疼痛,还有一部分隐匿性带疱,局部皮肤并不起疹,患者最好在有症状时便能用上梅花针、拔火罐。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