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收入迎新变革!最新透露:精准发薪,引导人才扎根一线

2025/10/22 9:09:30来源:江西改革、华医网

确立医、护、行政后勤5:4:1的分配格局。同时,领导绩效也实行分级控制,确保每月20%的临床骨干收入高于管理副职,引导人才扎根一线、服务患者。

9月18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举行江西省深化医改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情况。

image.png

图源:江西省卫健委


01

药品管理机制革新 

保障基层用药可及与安全

针对基层药品供应痛点,江西省从协同机制、目录衔接、供应保障等五方面发力。2025年上半年,全省基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品种数平均增加124个、品规149个,增幅超60%。


在协同机制上,省卫生健康委联合5部门形成“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落实”闭环管理;药品目录方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双中心”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平均配备药品320个品种、390个品规,基本药物占比73.9%,高于2024年全国平均值23.3%;供应保障上,92个县域医共体与城市医疗集团建立目录动态优化机制,46个偏远县实行定期集中配送。此外,依托信息化平台打通采购、追溯、处方审核等模块,160万元专项资金培训350名处方审核调剂药师,实现基层药学服务能力提升。


02

县域医共体“破圈”发展 

各地探索特色路径


江西各地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整合医疗资源,推动服务同质化,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


瑞金市构建“总院+院区+分院”一体化管理模式,整合全市公立医疗资源成立瑞金市总医院,通过人事统一调配、财务集中监管、物资集采等举措,引进高层次人才150名,年度节约采购成本超2600万元;同时深化与上海瑞金医院等知名机构合作,47名顶尖专家提供远程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南城县推行“六统一”管理,成立县总医院打破条块分割,人事上引进硕博人才、增设中高级岗位,药械管理通过中心药房“以量换价”,为慢病患者免费提供28种基础药物超290万元;投入2800万元建成“一库多区”信息模式,五大共享中心即将完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遂川县打造“1+3+5+N”就医格局,县总医院统一管理推动服务量增长32.73%,三家县直医院差异化发展,五大次诊疗中心诊疗病种扩展至153种;创新“入户听诊”服务,组织县乡村三级医疗团队上门服务,完成4.5万人次健康管理,群众满意度达98.6%。


樟树市发挥“中国药都”优势,推出“1+1+5”中医服务模式,构建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樟帮中医药一条街”,490余名专家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中药统一调配、免费配送,虚拟中心西药房覆盖1533个品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让药价平均降幅超60%。


03

南城县如何通过薪酬分配改革

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


南城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周健表示,南城县在完善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实施行政、人事、药械、业务、财务、信息等“六统一”管理时,统一人事管理,激发“活力源”。南城县充分赋予总医院人事自主权。出台专项政策引进多名硕博和高职称人才(硕士研究生5名,副主任医师2名),增加基层中高级岗位28个,畅通晋升通道,全面实施5:4:1全员目标年薪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周健在会上介绍南城县的改革,主要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科学定薪,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

南城县率先在全省建立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全员目标年薪制,薪酬不与创收挂钩,而是取决于工作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群众满意度等。南城县坚决向临床一线倾斜,确立医、护、行政后勤5:4:1的分配格局。同时,领导绩效也实行分级控制,确保每月20%的临床骨干收入高于管理副职,引导人才扎根一线、服务患者。


二是精准发薪,分好两级分配“责任田”

目标年薪不是“大锅饭”,南城县实行“院科两级分配”。院部将公分核拨至科室,科室进行二次分配至个人。还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确保分配公平公正,既尊重科室管理权,也保证每个人的收入准确体现劳动量和贡献,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三是转变观念,打好价值导向“组合拳”

这场改革不仅改的是收入,更是破除了医院的逐利机制,推动价值导向从“创收”转向“公益”,评价标准从“看了多少病人”转向了“为人民的健康做了多少贡献”。改革自去年7月实施以来,医生和护士平均绩效收入分别增长12.31%和8.64%,这表明改革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人才向关键岗位流动,真正实现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用心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