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诊所”15袋普通中药售价2270元!

2022/12/5 14:17:24来源:红杏e生作者:一隅

PART01

黑诊所 假名医 真医托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浙江温州鹿城警方破获的系列医托诈骗案,该案中,医托在各大医院主动搭讪病人,谎称介绍“名医”并带至黑诊所。


微信截图_20221205141828.png


据悉,在黑诊所中,15袋普通中药售价高达2270元,每袋就要价值150元左右,而“名医”开具的中药只是一些清凉降火的廉价药物,成本仅为二三十元。案件涉及受害人六百多人,警方查获药品307盒,中药274袋,涉案金额达113万多元。目前,以王某为首的医托诈骗团伙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PART02

诊所在医托案中扮演何种角色?


众所周知,医托与黑诊所联合诈骗,属于常见老套路。在网络上输入“医托”这两个字搜索,相关新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医托们擅长伪装,用“热心肠”遮挡其行骗的真实面孔,而一些雇佣医托的诊所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这些诊所雇佣“医托”诱骗患者前来就诊,之后通过夸大病情、虚假诊断、过度治疗等方式欺骗患者钱财,这样的行为不仅使病人蒙受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延误患者疾病诊治的最佳时机,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PART03

医托乱象频监管难


一直以来,医托乱象频发,从一线城市到十八线县城都有他们的身影。据了解,多地相关部门成立了重点打击“医托”“医疗欺诈”行为领导小组对“医托”和“医疗欺诈”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相关法规对诊所雇佣医托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不大,诊所的违法成本远低于盈利,以至于很多诊所在被处罚后又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很多患者被骗后甘愿自己吃亏、不愿意再添事端选择有案不报,导致很多医托诈骗案长时间未被查处。


笔者认为,打击医托乱象亟需一部更完善的法律法规,针对医托以及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有更细致的条例,强化严惩力度。在法律的震慑下,让居心不良者不敢做“医托”,医馆不敢雇“医托”,所谓“名医”不敢到雇“医托”的医馆坐诊,这样一来有望减少和避免一些人为医疗悲剧的产生。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全方位打击“医托”产业链,坚决遏制“医托”现象复燃势头。


此外,相关部门还要提升群众的辨识能力,加强宣导,让群众看病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这几点

一、到医院看病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病情,以防被骗子利用,更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介绍的所谓“退休老医生”“返聘医生”,到医院以外的门诊看病。

二、到医院看病按正常程序挂号,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如今骗子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

三、倡导群众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注意保存收费票据、药方等证据,及时到派出所、卫生监督部门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医托乱象一步步得到改善。




PART04

群众生命健康不容忽视


大家作为基层医务人员都深知医疗行为事关群众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所以,在开展诊疗活动时,广大基层医生切记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诊疗相关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对身边的医托行为坚决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