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注意这两种疾病的防治

2021/7/21 8:28:56来源:基层医界作者:陈项行

眼下,正值夏季,天气日渐炎热、雨水逐渐增多。据疾控部门疾病监测表明,登革热、布鲁菌病在夏季发病率高。各基层医生在门诊诊疗时不要忽视这两种病防治,注意鉴别诊断,切勿误诊误治。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感染蚊子传播的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国内没有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病媒传播疾病。


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


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严重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重症病例会出血、休克,病情进展非常快,不及时抢救导致死亡。


01

分布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在我国登革热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同时伴有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病例和疫情的暴发,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份疫情较为严重。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境间人员流动减少以及对入境人员实施发热筛查和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自去年始我国登革热疫情呈现大幅降低。


但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日渐常态化,国境间人员往来增多,且5-10月份为登革热流行季节,降雨增多和蚊虫的孳生,预计未来存在登革热病例持续输入和发生本地登革热暴发和流行的风险。


02

预防

登革热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但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于登革热的防控和病情的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清除蚊孳生地(积水),有效杀灭成蚊,避免蚊虫叮咬是登革热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对于针对准备前往登革热流行国家旅游、务工的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登革热防控措施:


一是搜集信息。基层医生要告知相关人员,出境前,可以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或者登陆海关总署网站,查询该国登革热疫情。


二是准备物品。基层医生要告知相关人员,长袖长裤和驱蚊剂等防蚊神器是出国必备的。在流行地区,出门前一定要穿浅色长袖长裤。此外,还可以将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剂喷洒在暴露的皮肤或是衣服上,尽可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三是观察环境。基层医生要告知相关人员,在抵达国外的住处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开空调?还是吃西瓜?建议要尽快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室内水生植物每3~5天就要进行换水,避免蚊子孳生。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如果蚊子较多,还可以使用杀虫气雾剂等进行灭蚊。


四是注意时间。基层医生要告知相关人员,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高峰时段(早晨、傍晚)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要外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小心觅食的伊蚊。


五是及时就医。基层医生要告知相关人员,如果在国外期间或者回国的两周内,出现了以上提到的症状,那么要及时去医院,主动向医生说明出国史或旅游史,有无蚊虫叮咬,以及同行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医院准确诊疗、疾控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对于针对身处登革热流行区的居民来说,可以采取以下防蚊措施:


一是在居住场所安装纱门纱窗、通道装上防蚊网。


二是在睡觉时挂设蚊帐、使用灭蚊灯或点燃蚊香驱蚊。


三是到室外,应该在皮肤裸露部分涂上驱避剂或驱蚊花露水,尽可能穿浅色长袖衣长裤。


四是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早上八、九时,傍晚五、六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虽然致死率低,但患病症状多不典型,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危害严重,极易发展成慢性而终生带菌,且目前人用疫苗防护作用有限。


01

临床表现

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等为主要特征。


02

传播的三个环节

一是传染源:疫畜是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羊作为主要传染源。


二是传播途径: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含有布鲁菌的精液、血液、奶、流产排出物、胚胎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防护不当亦可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三是易感人群:人类对布鲁菌普遍易感。布鲁菌病患者可以重复感染布鲁菌。


四是潜伏期:一般为1~4周。


五是流行病学特点: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无性别、年龄差异;四季均可发生,常见于春季和夏季;人类流行性布鲁菌病以绵羊和山羊为主要传染源,散发性布鲁菌病以牛和猪为主要传染源。


03

防控措施

一是牲畜管理。预防接种和病畜管理是布鲁菌感染防控的主要措施。牲畜尽可能自繁自养,外购牲畜必须经血清学及细菌学检查,证实无病后方可放牧;圈舍定期消毒。做好病畜隔离,加强病畜排泄物消毒管理,病畜尸体需焚烧或加生石灰深埋处理。流行区牲畜进行减毒疫苗接种。


二是畜牧业从业人员。注重个人卫生,从事牛羊接生、屠宰、圈舍清理和皮毛加工等工作时,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靴子;工作场所和防治用品及时消毒处理。

三是消费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奶制品须经过加热或者消毒;家畜肉彻底煮熟后食用;处理肉制品时生熟分开;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感染几率。


04

院感防控

一是疑似及确诊患者单间收治,做好接触隔离,标识明确。便器、餐具等生活用品及诊疗用品专用,用后及时消毒处理;病室严格通风或空气消毒;病人排泄物、呕吐物消毒处理后方能排放,防止污染水源。


二是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离开病室前及接触污染物品后,脱手套后执行手卫生。


三是病原体污染物品消毒  布鲁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可存活2~150d;病畜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死畜的脏器中能存活达4个月左右。病原菌对湿热抵抗力不强,常用化学消毒剂均敏感,选用常规的中、低效及以上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