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 1.2万援鄂医务人员已撤离 武汉43家医院恢复正常医疗 全国医疗服务量恢复至去年同期6成 低风险县域已占98%

2020/3/20 16:53:54来源:健康报作者:姚常房

微信图片_20200320165503.jpg

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

我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和疑似病例零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3月19日,我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报告,已有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本土现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现有本土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占37.5%,要继续发挥高水平专家作用,提高治愈率。米锋介绍,要继续严格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


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绝大多数地区健康通行码可以一码通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目前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各省份正在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要求,加快向全国一体化平台汇聚本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目录。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通行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截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健康通行码可以实现一码通行。


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根据疫情形势不同阶段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数据服务,通过健康通行码实施精准管理,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


首先,我们实现了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在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发布了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县域疫情风险等级数据库,这样就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统一互认。截至昨天,各地区共调用了12.89亿次。


第二,推动健康通行码的技术互通。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请各个省结合本地的实际来选择实施。第一种,在不改变地方现有的健康通行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能够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码中增加跨地区的互认功能。第二种,在各地健康通行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的健康通行码互认。第三种,对那些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的互通互认。目前,各省已经完成了技术对接和应用改造。


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毛群安介绍,组织“互联网+”支持湖北的平台,比如依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搭建了国家级远程会诊平台;依托中国医师协会组织远程医疗工作队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提供智能医疗服务;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提供针对新冠肺炎的线上咨询会诊以及中医的传统辨证论治等服务;依托北大六院、中科院心理所等,提供在线的心理培训、心理援助服务;依托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信通院搭建数字健康资源供给对接平台,提供技术保障服务。


毛群安说,开展了部门共享的平台搭建,多源汇聚了不同部门的数据,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做好对疫情期间可能密切接触者以及有风险人群的查找及监测。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把“互联网+”服务的好做法、好政策固化下来,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1.2万援鄂医务人员已经撤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援鄂医疗队从3月17日开始撤离,截至今天已经撤离了1.2万名援鄂医务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是在方舱医院和非重症定点收治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按照工作计划,我们还将安排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高水平的重症救治团队,留守和坚持坚守在重症定点收治的医院,直到患者的救治任务特别是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部完成以后再予撤离。


郭燕红说,各地对接援鄂医疗队回家的工作都特别重视,精细地制定了一揽子计划,包括隔离休养、医疗观察、体检,以及对他们的生活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等,来确保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重返工作岗位。


抗体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介绍,当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核酸检测试剂,一类是抗体检测试剂。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了12个核酸检测试剂,8个抗体检测试剂,其中抗体检测试剂里又包括胶体金法5种、磁微粒化学发光法3种。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研发工作的进展,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检测试剂和方法投入使用。


冯录召强调,抗体检测可用于对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例进行辅助诊断,也可以对病例进行排查筛查,但是还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方法。


冯录召说,第一类的核酸检测过程包括标本处理、核酸提取,进行PCR检测等多个步骤,平均检测时间需要2~3个小时。由于它是直接对采集标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特异性强,敏感度相对较高,是当前主要的检测手段。第二种抗体检测,包括胶体金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其中胶体金法平均检测时间15分钟左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一般需要30~60分钟,抗体检测是对人体血液中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在疾病的感染早期,人体内可能还没有产生抗体,所以存在检测窗口期。


出院病例复检核酸阳性比例很低且无再传播报告


近日,广东、四川、湖北等地均出现了出院病例复检核酸阳性的情况,武汉甚至还出现了一例治愈出院后死亡病例。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对于新冠肺炎,包括出院患者的转归目前还在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它的特点和规律。总体来看,复阳比例很低,到目前也没有发现复阳病例造成再传播的报告。


针对复阳病例核酸检测阳性,是核酸片段还是完整病毒颗粒的问题,王贵强表示,几个团队都在加紧研究当中。有些数据提到,有一少部分确实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测到了整个病毒基因序列,提示可能有传染性,但从正在做病毒分离工作的团队那里,目前还没有从复阳人群里分离到病毒的报告,相关工作还在继续推动。


王贵强强调,对于这部分人群,观察隔离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复阳,且有症状、有临床表现,建议到定点医院及时进行诊治。


全国总医疗服务量恢复至去年同期6成左右


郭燕红表示,全国总体的医疗服务量较去年同期恢复至了正常情况的60%左右。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省市,恢复还是比较慢的。


郭燕红说,为进一步推进各地工作,一方面要强化外部支持保障,包括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激励性措施,加大物资用品保障。另一方面,要指导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按照一院一策、一科一策,推进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推进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加强远程医疗服务。同时,还要优先保障急危重患者和特殊群体的看病就医需求,还要保障急诊急救能够全天候开放。

       

武汉市有43家医院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功能


郭燕红介绍,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的官方网站上,每天公开已恢复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名称,以及门诊科别、住院服务科室目录和开放床位。3月19日,武汉市有43家医院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医疗服务功能,来收治非新冠肺炎的患者。现在门诊量约2万人次,开放床位近1.8万张,收治住院患者超过了1万人。随着新冠肺炎患者进一步集中到高水平定点收治医院,还有一批原有定点医院,通过终末消杀和整体恢复,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郭燕红说,武汉地区正在抓紧时间推进医疗机构恢复正常的医疗服务,修复正常的医疗服务体系,来保障好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求,增加服务供给。湖北省武汉市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全面、均衡布局、统筹推进”的思路,来优先解决急危重症的医疗需求,保障常见疾病医疗资源的供给,在医院布局上还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就医便捷,来统筹医疗资源和医护力量,推进日常医疗服务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