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天刚泛亮,湖南浏阳市镇头镇甘棠村的廖松林就背上药箱、戴上口罩,拿着温度计,急匆匆出门赶往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家中。
“量完体温,还要交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安抚隔离人员思想情绪,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外出。”廖松林说。
今年63岁的廖松林是一名乡村医生。“干了几十年村医,熟悉村里情况,关键时刻我不顶上谁顶上呢?”廖松林给一位隔离人员留下一包防护口罩,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家。
随着疫情发展,投入“病毒战”中的白衣天使越来越多。在逆行者中,许多和廖松林一样的乡村医生,奋战在农村一线抗“疫”,他们无惧疫情,在鸡鸣狗吠中敲开每户返乡人员的家门,依靠的“武器”仅是一个温度计、口罩和医用手套。
湖南株洲市渌口区古岳镇白壁村卫生室医生杨艳辉,自24日起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为随时掌握重点地区返乡人员体温情况,参加过非典防治的她接到任务第一天就让每个家庭准备体温计,再互加微信,每天两次上报体温,防止交叉感染。
每次上门,杨艳辉都会叮嘱村民不要串门,做好自我防护。因忙着防疫,除夕那天她只吃了一碗米粉,加上淋雨,感冒的杨艳辉先把自己隔离在家中,每天用手机和监测人员保持联系,上报信息。
“和非典那时相比,信息发达了,老百姓获悉疫情的渠道多了,自觉意识提高了很多。”杨艳辉说,农村防控疫情关键是要让村民杜绝聚餐和办酒席。
“镇上有10余位村医奋战在一线,自愿拿出家中消毒液给村民,无怨无悔。”杨艳辉感冒好了还要上阵,她希望村医也能有更多防护物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来村村医吴立新负责9个自然寨,每天步行数公里摸排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和发烧者,再建立台账上报到政府微信群和卫生部门医务人员群。
“遇到发热的,我就叫他们不要出来,等我和上级医院衔接好来采样,诊断结果出来就告诉他们。比较恐慌的,我就和他们说,遇到什么事,有医务人员在第一线,可以随时联系,也不要传播谣言。”吴立新每天要用苗语和汉语宣传防疫科教知识,叮嘱村民适当锻炼。
近日,村里一位重点地区返乡大学生发热,吴立新立即联系乡镇医院,将其送到发热门诊。“第二天退烧了,我们就把他送回家,继续隔离观察。”吴立新说,虽然自己也会感到紧张,但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必须上。
说服了老伴和儿子,湖南益阳南县厂窖镇73岁的熊瑞兰医生也响应号召为湖北返乡人员监测体温。“我必须要去,没有理由,我守了这个村54年,我不能退!”熊瑞兰至少每日一走访,每日一检测,还要关注监测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建立大数据库随时反映报送最新摸排检测情况。
▲益阳南县厂窖镇73岁的熊瑞兰正在登记测量的体温(周彦云 摄)
“在科普宣传的作用下,村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加上现在医学和科技进步,相信一定能战胜疫情!”熊瑞兰说。
▲益阳南县厂窖镇73岁的熊瑞兰正在登记测量的体温(周彦云 摄)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