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身残志坚的村医!

2019/12/18 13:07:05来源:红杏e生作者:林建灿

虽说村医也是医生,他们可以治病救人,但他们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也会生病,病后同样需要别人的医治,同样需要休息。但有那么一群村医,他们身患疾病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付出。


据媒体报道:长乐区有个村医宋木香,身患小儿麻痹症,依然立志学医、刻苦钻研医术,坚守在村医岗位上41年。他行动十分不便,但依然24小时为村民治病,随时待命,只要村民有需要,就算是深夜、刮风下雨、路途遥远,他都会上门为病人治疗。他的卫生所还带头积极推行国家关于基本药物零差价政策,以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


他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为村民着想,深受村民的信赖和赞扬,也得到长乐区卫健委的多次表彰,2017年被评为第一届“优秀村医”,今年获取9月份的“福州好人”。


他自己说:“我是一个残疾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社会给予我许多温暧,周围的人给予我许多方便和帮助,我要加倍感恩社会,感恩时代,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我有个同学,从小患者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脏病,后来血压高、血糖也高,也去过市级医院、省级医院、上海大医院、北京大医院就诊。别人上学是带着一堆零食,他却带着一堆药,有时关节炎发作起来,消炎痛一次要吃五片才压的住,有时就靠喝醉来麻痹自己。问他身体这么差,为什么还选择学医,难道不知道学医很苦?你爸没告诉你学医很苦?(他爸也是乡村医生)。他说知道学医很苦,当医生也很累,自己亲眼目睹过当乡村医生的父亲没日没夜地工作,但他依然选择学医,是因为自己是病人,深知病人最痛苦,期望自己的余生有能力去减轻别人的病痛,当然也渴望能在医学中找到医治自己的方案。毕业后,他回乡当了乡村医生,尽管他身体不好,却依然坚持上班,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解除别人的病痛。


这只是我国乡村医生队伍中一个缩影,乡村医生队伍中有很多身患疾病却依然坚守岗位上的村医。在我地就有拿拐杖上班的村医;也有不会电脑的,年迈身老、拿笔手都会抖的老村医,他几乎看不了病了,但还坚持在做填表、建档、上门随访、健康宣教的公卫工作,而且他用手写出来的材料堪称是典范,是年轻后辈的村医难以达到的水平;还有的村医身患恶性肿瘤,已经动过大手术,剩下的时光屈指可数,已经不敢再给人看病了,却依然做着公卫事……


这些身残志坚还尽力尽心的村医,用他们最纯朴的心做着最平凡的事,实在是可歌可敬。


他们没有医保、没有工伤保险、退休后也没有退休金,但是他们的那份信仰和执着值得被鼓舞、被致敬,多么期望他们能病有所依、伤有所保、老有所养,让他们的余生过得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