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层出不穷,村卫生室举步维艰

2019/12/9 16:31:26来源:红杏e生作者:杏林春暖
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我国整体的医疗形势较之前几年有很大的不同,带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同时现行医疗政策,也让很多基层医生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可以说,刚开始新医改的确救活了乡镇卫生院,让濒临倒闭的乡镇卫生院,犹如打了鸡血般起死回生,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究其原因,竟是因为新农合报销,所以很多人小病大治、住院治疗,以便套取医保、新农合报销资金。
 
毋庸置疑,这种弊端同时也影响到了村卫生室,大量患者的流失,一度让村医们感觉到紧迫,没有患者上门,收入急剧缩水,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可眼下,风向又变了,统筹不再局限于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文件精神要求,县级医院也可以正常使用统筹资金,这样一来,患者群体便不再局限于基层乡镇村室了,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日新月异的好转,很多患者不惜舍近求远也要到上级大医院就诊。于是,旧的诊疗模式被彻底打破,大量的患者群体涌向县级甚至省市级医院,医保资金也便不受控制,无法局限于医共体,年底结算,出现了大幅度的亏空,患者消费得到了报销补偿,而县级和乡镇级医院,却因为亏空无法填补,一下子陷入困顿。这是相关部门原本所不曾想到的,没办法,只能从根本上着手,限制新农合资金的使用,节约开支,这样一来,无形中可就苦了乡镇卫生院,有患者也不敢接住院了。
 
据笔者调查了解,收入从每月的几十万到几万元,巨大的落差,让原本每月可以领一万左右工资的医生们,一下子感觉很不适应,抱怨颇多,乡镇卫生院院长,也是有苦难言,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再说村卫生室村医,则更是苦不堪言,无法诉说。几十种常用药物被列为非基药,无法报销使用,可用药物少的可怜,无法满足日常诊疗使用,再加上基药价格虚高,比药店里同样品种的药物高出一大截,所以指责、谩骂时有发生,无辜的村医躺着也中枪,就这样被背上了一口黑锅。
 
所以,也便有了“乡镇卫生院多年后会不会消亡”这样的说法。在这里,且不说乡镇卫生院会不会走向消亡,就目前来说,近年来正有越来越多的村卫生室关门歇业,正有越来越多的村医弃医经商或者外出打工,村卫生室和村医的锐减,不也很说明了一个问题吗?
 
而反观另一面,黑诊所的生意却做得如火如荼。虽然政府职能部门的打压力度很大,但黑诊所就像毒瘤一样,一旦有繁殖的土壤就很容易生根发芽,而且生意出奇的好,也许,跟黑诊所老板善于经营,善于营销,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有关。还有那些干着诊疗性质的养生理疗馆,就像秋天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牙科诊所,都是一些没有资质的人开的,生意却异常火爆,让人郁闷,有资质的正规村卫生室,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令人费解。
 
笔者作为一名村医,呼吁国家关注重视这一块的同时,也顺便提醒广大病患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