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些乡村医生总是报怨说,做这么多工作,钱拿得太少,国家对乡村医生不关心、不重视、不投入。事实上,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每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都有显著提高和增长。
2009年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15元, 2017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为人均50元,而2018年又宣布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提高5元,即 2018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是人均55元。 但是,就是这样不断提高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仍然被全国各地乡村医生吐槽。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9年来,乡村医生每年能有多少补助?对不少乡村医生来说,这是一笔不太容易算清楚的账,也是一笔糊涂账。 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标准和明细,但是乡村医生拿到的补助里却没有明细收入清单,乡村医生与乡村医生之间也互不知道对方的收入。 加上有些地方的乡镇卫生院故意找理由,说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做得不到位,故意拖欠、克扣乡村医生补助,在绩效考核时故意压低考核分数,而让乡村医生少拿各种补助,有的地方乡村医生补助甚至与乡镇卫生院领导私人关系紧密相连。 这样就容易留下猜忌、不信任的空间,造成乡村医生与乡村医生之间、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之间产生矛盾,导致隔阂越积越深。 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乡村医生的收入不够透明。 笔者认为,要融洽村医和乡镇卫生院关系,就要让乡村医生补助经得住 “墙上晒”,让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公开透明。 通过多种形式面向乡村医生、面向社会公示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单项价格、补助项目数量以及服务质量情况。 让乡村医生清楚每一项补助的来源,并从补助的金额上“回头看”自己工作的数量、质量,一方面给乡村医生吃颗“定心丸”,一方面也能促进乡村医生改进自己的工作。 同时要制作成公示牌,在每个村卫生室墙上公布,增强透明性、可操作性,禁得住乡村医生查询、禁得住乡村医生之间对照比较。 这样,乡村医生与乡村医生之间、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就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者,在平时走村入户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考核时了解到,部分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了解、不熟悉,乡村医生做了哪些项目、应得多少补助都不清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和考核,村民往往缺少“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监督权”。 其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村民,考核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 乡村医生开展了哪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不是如实开展,开展得质量如何,应该给乡村医生的工作“打几分”,也应该让村民参与进来,让村民对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议、量化打分,并在考核中占据一定的分值,更具客观性,乡村医生也会心服口服。 当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把乡村医生补助问题列为基层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强化检查考核,对于不按照规定要求发放、拖欠、克扣乡村医生补助的,视情予以处罚,并追究乡镇卫生院管理者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温暖村医的“心”,让其更好地为广大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不可否认,目前,仍有少数乡村医生一边利用村民的“无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打“擦边球”或“短斤少两”,甚至弄虚作假;一边抱怨补助发放的少,只他律,不自律,针对这样的乡村医生,更应严格考核和管理。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