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描述
患者刘某因胸痛来医院呼吸科就诊,医生开了CT检查单。但患者担心CT对身体有大的辐射而拒绝做CT检查。医生告知患者,拍胸部平片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检查方案,并耐心地解释了这两种检查方式的利弊:胸部平片虽然辐射小,但无法确定结节的存在,以及结节的良恶性;CT检查虽然辐射比平片大,但其辐射剂量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而且准确率非常高。患者在权衡利弊后,依然选择了做胸部平片检查。
胸部平片拍完后,放射科医生在撰写报告时,发现患者右肺下叶有一个可疑的结节。之所以说是可疑,是因为平片是重叠影像(即身体很多部位影像的重合影像),因此观察看到的结节并不一定真实存在,很可能只是个伪影。出于医学的严谨性,医生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右肺下叶可疑结节,建议进一步CT检查。”患者拿到检查报告后感到十分不解,立即跑到呼吸科,想找大夫说理。
到咨询台一问才知道,该呼吸科特别设立了一个叫巡诊室的办公室,专门安排X线、CT及MR医生为患者答疑解惑。来到巡视室,患者大声质问:“什么叫可疑结节?到底有还是没有结节?这个结节到底是不是癌?”面对这一连珠炮似的发问,巡诊室的医生不急不躁,再次向患者讲解了平片和CT两种检查方式的利弊,以及检查报告上所写的“可疑结节”的含义,并建议患者进一步做CT检查。患者一方面非常担心肺内是否真的有恶性结节,另一方面还是对CT辐射耿耿于怀。在一番纠结后,患者最后还是决定再次做CT检查,以确定结节是否真的存在。
【伦理评析】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胸痛”主诉,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开出了CT检查项目,但患者因对CT辐射有惧怕心理,而拒绝接受这一检查。出于对患者意见的尊重,临床医生选择了次优的平片检查方案,这是一种“医生主导,参考患者意见和观点”的临床决策。
不过,临床医生的这种临床处理办法在伦理上存在一定的争议。显然,无论从既往的临床经验,还是该患者随后又不得不做CT检查的事实看,做CT检查比做胸部平片更符合患者的最佳利益。尽管临床医生事先充分告知了两种检查方式的利弊,但患者因缺乏知识和经验而难以取舍,不太清楚何为自身的最佳利益。为此,从维护患者最佳利益的角度考虑,临床医生应该坚持临床诊断原则,不给患者提供并非最优的胸部平片检查。
然而,临床医生经常会面临一种伦理两难情形,即一方面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实现患者医疗利益的最大化。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这就需要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在这个案例中,呼吸科设立巡诊室的做法值得肯定。医生在介绍各种诊断、治疗方案利弊的过程中,也无形中开展着临床伦理咨询活动。
事实上,充分告知,加强沟通,对比各种检查方案的风险和受益,均是临床伦理咨询的重要内容。为此,通过对医护人员的伦理培训,充分展示伦理两难情形的复杂性,讲解伦理咨询的程序和要点,对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