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流向已查明!河北、重庆进行百白破疫苗补种工作

2018/7/24 17:33:37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继山东后,河北和重庆也公布了问题百白破疫苗的具体流向及相应的疫苗补种工作进展。


  公开信息显示,长春长生生产的该批次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生物生产该批次疫苗共计400520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0000支。


    7月23日,据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销往重庆190520支。


  据统计,该批次疫苗流向重庆市27个区县(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璧山区、潼南区、开州区、梁平区、城口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完成接种177142支,损耗2000支,封存11378支,涉及儿童142343人,相关信息在预防接种单位均有详细登记。


  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该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


  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排查,妥善处置。市卫生计生委第一时间停止该批次疫苗接种,查明疫苗流向和库存,封存未使用疫苗,摸清受种儿童情况。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重庆市于2018年3月开始组织专家研究制订补种技术方案,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对接种了不合格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开展后续剂次的百白破疫苗的常规接种。后期,将按照“知情、同意、免费、自愿”的原则,持续推进全市补种工作。


  同样是今日,据河北省卫计委官方微信平台,流入河北省效价指标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据统计共有21万支进入河北,流向石家庄、廊坊市及定州三地,共有143941人使用了不合格疫苗。


  河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所所长张振国介绍,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企业报请批签发的疫苗,逐批进行安全性指标检验,经查批签发记录,该批次疫苗安全性指标符合标准,接种该批次疫苗安全性风险没有增加。根据我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此批号疫苗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增高。


  为保证接种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儿童的身体健康,河北省使用合格的百白破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开展了后续剂次百白破疫苗的常规接种。同时按照国家、省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安排部署,经省疾控中心与疫苗企业多次沟通协调,形成了补种实施方案,待疫苗和注射器到位后,即迅速开展补种工作。儿童家长可通过查看预防接种证接种记录信息来确认是否接种了不合格疫苗或通过接种单位咨询。


  专家提醒,接种疫苗始终是保护健康最好的手段,绝大多数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疫苗接种。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此事,要求各级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密切关注,妥善处置,全面配合生产企业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每一名接种过不合格疫苗的儿童获得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