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某私立医院内,工作人员正在给病人登记。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2017年7月,11名西班牙“洋中医”来到位于昆明市的云南省中医院学习推拿和针灸。图为中国老师指导“洋中医”。人民视觉
民众在德国体验背负式康复机器。
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澳大利亚华裔医生刘英在为患者检查身体。
本报记者 李 锋摄
意大利罗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这里频繁有救护车抵达运送病人。图为其中一辆刚刚运送病人抵达急诊室的急救车。
提起看病,不少人会羡慕发达国家的一些医疗福利,其实发达国家医院里的久待候诊、昂贵费用、误诊事故等情形也屡见不鲜。医疗福利“看上去很美”,享受起来却并不容易,本报驻外记者在此跟大家分享他们在发达国家看病的体会
看病离不开“等、等、等”
不久前,一则德国37岁孕妇流产的新闻令人痛心。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一名怀孕3个月的孕妇因突然腹痛被丈夫送往附近医院急诊。然而,由于只有一名急诊医生,前台护士又认为孕妇无大碍,在经过长达4小时的漫长等待后,孕妇因为大出血才被紧急推进手术室,此时胎儿早已死亡。德国看病“治病不救急”的特点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