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百业兴旺,万福呈祥

2018/2/21 7:56:20来源:山东卫视

 

微信图片_20180221075205.jpg

 

  转眼已经到大年初六,农历说这一天为马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马到必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有送穷鬼,弃破衣,供煎饼。寄托了中国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年初六送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那么,穷神倒底是谁呢?

 

  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汉族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汉族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而不称。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