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症,中医不是“慢郎中”的9个真相

2017/11/17 14:15:29来源:基层医师公社作者: Ryder

中医是“慢郎中”,急病找西医,这似乎是人们的固有观念。其实如果了解中医、真正掌握中医的老中医一定会告诉你,这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所以咱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如果面临身边医疗条件不成熟的情况时,最好能掌握一些必要的中医急救技术,第一时间帮助患者脱离险境。


治疗急症,以下9种情况你一定要知道:


抽搐


症状常见于脑炎、小儿惊厥、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对于该类患者,实施针灸法治疗,结合患者辨证分型,择取不同穴位,方式均为泻法强刺激,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牙关紧闭者:取下关、颊车、内廷穴;

四肢抽搐者:取曲池、外关、阴陵泉;

角弓反张者:风府、长强、承山、昆仑;

合并高热者:以此为基础,取大椎、曲池,以十宣点刺法放血治疗。


昏厥


根据病症分为虚厥和热厥。


虚厥者会出现突然头晕,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冷汗淋漓,甚至晕倒。此时应立即点压或针灸人中、劳宫、百会、涌泉等穴位,或用艾条(如无艾条,香烟亦可)温灸大拇指桡侧指甲根部的少商穴和小指尺侧根部的少泽穴及神阙穴。


热厥者会表现为脸色赤红,大汗淋漓,呼吸急速,胡言乱语,继而陷入昏迷。应立即点压或针灸人中穴,在大椎穴刺血拔罐,或在颈部、背部、肘窝、腘窝等处刮痧,或在十个手指尖或耳垂放血。


中毒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中毒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洗胃治疗,而最有效的急救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物理法和药物法。使用以下方法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一定疗效。


物理法:催吐,刺激患者咽喉,令其呕出毒物;

药物法:使用2-3g瓜蒂,研成粉末,温水冲服,用于导泻;另可将20g大黄粉加入到300ml温水中,经胃管灌注或灌肠。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右室壁、后壁梗死患者,通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心率降低、血容量不足等现象,这类患者严禁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该类型患者属于“真心痛”范畴,辨证类型为气阴两虚及正虚阳脱证。


对于气阴两虚证患者,使用100ml参麦注射液联合250ml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患者属正虚阳脱的范畴,可使用100ml参附注射液联合250ml0.9%NS溶液静脉滴注。


中风


病人中风时,轻者开眼歪斜、失语、半身瘫痪,重者突然倒地昏迷。此时不可搬动患者,特别是不可晃动患者头部,这样会加速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病情加重。


应赶紧使用三棱针、注射针、缝衣针等尖锐物品,在十二井穴(不懂穴位者在十个手指头)上刺出血来,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依次再刺耳尖、耳垂、鼻尖、鼻腔、十个足指尖、百会等穴,这种刺络放血法可缓解经络中的压力,宣通经络中的经气,调整气血平衡,对促进苏醒、消除中风后遗症极有帮助。


急性哮喘发作


患者呈端坐呼吸,伴明显哮鸣音,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此时点压天突穴或定喘穴、肺俞穴,或一手在病人颈部胸锁乳突肌上找到压痛点,另一手按压手背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指蹼处,两手用力同时按压,持续十几秒至一分钟,哮喘即可暂时缓解。


此外,用小竹签点压耳穴的肺、口、神门穴,各点压几秒钟亦可止喘。


溺水


溺水者症见不省人事,脉息全无。对于这样的患者,须立即取俯卧头低足高位,术者用手按压背部,有节奏地一按一松;或把伤者放在牛背上,驱赶牛快走,利用牛背的颠簸使伤者排出胸腹部积水。


然后取平卧位,做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术,点压或针灸人中、素髎、百会、会阴、涌泉等穴位。


毒蛇咬伤


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距伤口约10cm处绑出一条止血带,但务必注意每20min放松一次。并在伤口周围刺血拔罐,或用药水消过毒的刀切开伤口,务必排出含毒液的血。另外,上肢被咬伤者在八邪穴、下肢咬伤者在八风穴点刺放血。


外伤出血


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出血,症见血流不止,其止血手法,根据出血部位各不相同。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用大拇指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内侧出血位置上方压迫肱动脉。

   前臂出血:在上臂内侧肌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手掌和手背出血: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动脉和肱动脉。

   手指出血:用健侧的手指使劲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两侧,即可止血。

   大腿出血:屈起伤侧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另一手可重叠施压。

   足部出血:在内外踝连线中点前外上方和内踝后上方摸到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用手指紧紧压住可止血。


填塞止血法


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 ,外用绷带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此外,民间有用点压阳陵泉、胆囊穴治胆绞痛,点压合谷、三阴交治肾绞痛,点压阑尾穴治急性阑尾炎,更有用皂荚吹鼻治尿闭,艾灸隐白、大敦穴治妇人崩漏,朱砂点眼治急性腰扭伤等,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使疼痛立除,救人于危难。



参考文献:

[1] 谢雍宁,中医急救技术在现场急救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 224-224

[2] 张宇,中医疗法在院前急救中的几点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