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骂民间中医的,你们的优越感来自哪里

2017/9/28 15:15:29来源:村医之家作者:尹于华

  前言  

近些年,一些打着科学的旗号对民间中医讨伐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他们大肆鼓吹中医是迷信、是伪科学,把损肝伤肾、药物毒性这样的黑锅都扣到中医药头上。然而,却一直不提为何中医药历经千年,依旧能够存在、流传,并广泛传播。因为,只有经过时间洗礼、人民验证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7月1日被誉为中医药历史上划时代之举的中医药法实施了,按照中医药法规定,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凭借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资格开办诊所,独立行医,这无疑是国家对民间中医前所未有的支持!而我们也有责任让民间中医发扬光大。


民间中医不应消失


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高、精、尖仪器的普及,科研成果的突飞猛进,人类医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但是,不管现代医学技术是多么精细及先进,但在各种层出不穷的病症面前,仍旧会束手无策。药物的研发更新,永远跟不上病菌的变异及分株;各种生化检测的特异筛查,永远无法解释误诊率的居高不下!


前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什么会花落中国!是因为在一本千余年前的古书中,得到了启发,从一握平常的草中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而该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女士,是一位药学家。


所以说未来医学的发展构成不但要有代表现代医学前沿的顶尖高手,更要有出身民间、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应该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同存在的舞台,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中医药法出台的目的所在。


名医郎中与串雅铃医共赢


清、赵学敏所著《串雅内外篇》序中所言:“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亦视其人之善用斯术否也可。”


这段话中的典故,其一是宋时名士欧阳修患水泻,国手屡治无效束手,其夫人从沿街买药者手中,买一帖药就服后痊愈。其实这药只是一味车前子。


其二是宋徽宗宠妃病痰嗽,通宵不睡,面目浮肿,而太医李防御屡治不瘥,徽宗限其三日治必愈,不治好要杀他。李防御技穷,回家与夫人泣别,忽闻门外叫卖声,”咳嗽药,一文一帖,吃了即得睡。“李立即买了药,自试服一包无恙,然后进宫给徽宗宠妃服,服后就睡,一夜无咳,清早面肿也消。徽宗大喜,赏赐丰厚。后李防御重金买下该止咳药,只是青黛与蚌粉。


历史上这种例子相当多,古语曰“单方一味,气杀名医”。让摇铃敲虎掌的民间医生,有一席之地。用疗效来证明医术的高低,而不是问英雄出自何处。


经方与验方同存


经方是指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而验方不是古代医书上的流传方,没经过论证,但是临床却有疗效的,一般是民间的方子!验方和偏方相仿。


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一味黑丑与红糖做糕,治愈了不计其数的小儿急性肾炎患者,惊动了多位京沪名医前往登门拜访的贵阳卢老太。


曾在上个世纪流落街头卖艺营生的季德胜,被当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慧眼独识,礼贤下士的真诚感动,自愿献出能迅速治愈蛇毒的祖传草药秘方。使近半个世纪以来,风靡全国乃至全球的季德胜蛇药,成为驰名的中医药瑰宝。


也有在各大医院辗转治疗,迭进中西药无效的晚期肿瘤患者,曾在服食几味耳目能详的道地草药后,大大延长了生命的验方。


经方与验方,就如一对挛生兄弟,兄弟同为父母所生,天生就是羽和翼的关系,不可完全分隔。


我们希望在代表世界一流的医学专家济济满堂时,也能见到有资质的民间传统医生施展”一招鲜“的绝活,希望让患者多一份选择,让更多罗有明式的民间中医走出乡间、胡同、弄堂,而不是用狭隘的思想苛刻地对待为百姓健康做出贡献的民间中医。


作者:尹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