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村卫生室要关门了

2017/9/26 15:45:36来源:基层医师公社作者:呼延雨

老王是中部某省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50出头,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位上工作二十多年了。


早年,他的父亲是村里一名赤脚医生,深受村民的喜爱。后来,在父亲的感召下,他也加入父亲的卫生室一起为村民们服务。父亲过世后他一直坚持在卫生室的岗位上。他热爱这个工作。


只是最近几年,工作干得越来越不开心,收入不高不说,事情是越来越难做。附近认识的好几个村医同行都关门外出打工去了。


王医生有时候也想过是不是该趁着自己还能干的动,也到城里去打工!这种想法在脑海里想了好久,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


可是最近一件事让老王不得不做出到底是留、还是走的决定了!


他走了,村里就再也没有医生了


老王的村坐落在一个山区,村里共有1500多户籍人口。实际上,平时日子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平时留在村里的也就是一些老人、儿童,和照顾孩子的少数妇女(也就是网络上所谓703861部队),大概也就五六百人吧。


周边有几个村,由于村医流失了,所以不时也会有些病人到王医生这里来看病。由于大量人口的外出务工,这几年王医生卫生室的越发显得空闲。但是,对于留守的村民们来说,王医生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小病小痛的,在村里就能解决。一旦王医生关门,这些人看有个头痛脑热的,就需要赶上三十多里之外的卫生院去看病。


他作为自己村和周边几个村的唯一村医,如果他不干了,卫生室就关门大吉,再也没有医生了!


所以,前几年,老王说起准备到外面去打工时,在村子里着实引起一阵震动:村里不少老人纷纷到王医生家来挽留他;村里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也上门做工作;卫生院的领导也到卫生室来了好几次。


王医生在村医的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也挺有感情的,自己也放不下。于是便留了下来!


他不走,待在村卫生室也没什么前途


虽说经过那次事件后,王医生还是留了下来。但是,王医生工作的热情明显不如以往。


尤其是这些年,病人的流失,加上乡村一体化管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王医生的收入水平明显下降了。


在过年过节时,外出务工的村民们回家,谈起收入时,王医生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不少地区村医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公共卫生补贴。


王医生也是如此,大量人口的外出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可是上面的各种调查、各种报表、各种工作任务都是以户籍人口为基础的,这时候不少村民都在外面务工,你不可能一个个去打电话问吧。


上面可不管,只管要结果。这样一来虚假的信息、不真实的报表也就被逼产生了,做的日子长了,王医生自己都觉得累;


不单单如此:现在上面各种检查、督导、培训、开会、学习特别的多,不少的时间都耗在这些事情上了,也让王医生感到无奈。如果就这些估计还能忍受,可是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原本觉得坚持下来,有关部门总能解决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的问题,现在看来遥不可及。凡此种种,让王医生感到继续呆在卫生室真的没什么前途!只是,受到村民的挽留、村委和卫生院的支持才坚持了下来。


但是,目前家里出了大事,王医生觉得应该到了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家人需要,面临艰难抉择


家里什么事情,使得王医生必须做出决断呢?老王唯一的儿子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娶了媳妇。儿子在县城一家公司上班,儿媳在一家工厂打工。


儿子成家后一直希望老王两口子搬到县城来住。


一是与儿子一家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


二是如果父母闲不住,还可以找些相对轻松的活干干,肯定比干村医轻松,挣的钱只会比村医多;


三是将来有小孩了,希望老两口帮忙照看。老王也觉得儿子他们说得对,但就是下不了决心,事情一直拖着没有结论。这不两个月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现在亲家在帮忙照看。


儿子希望老王他们去帮忙。毕竟,媳妇产假满了之后要上班的,老是让亲家照顾也说不过去,毕竟孙子是老王家的血脉呀!老伴为此和老王争执了好几回!还放下话,老王再不下决心,她就自己一个人到儿子家去,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


老王很纠结、很无奈,但是看起来,他的村卫生室真的要关门了!


你如果是老王,会做怎样的选择?你有没有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