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招人难、留人难,怎么解决?

2017/7/12 14:31:58来源:诊所老板之家整理

导读:日前从安徽省卫计委了解到,为解决乡镇卫生院长期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我省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的意见(试行)》,探索建立乡镇卫生院岗位固定、人员流动、服务持续的“县管乡用”人才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医卫人才不足和引进困难等问题。



安徽施行“县管乡用”破解基层卫生院留人难


意见要求改革人员招聘方式,由县级医院根据医共体范围内乡镇卫生院业务发展和实际需要,提出用人需求,由县级卫计部门审核,并统一制定招聘方案,报同级编制人社部门备案。此外,招聘的条件也更加灵活。


基层岗位招聘一般仅设置专业、学历、年龄等方面基本条件。


招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条件一般为具有医药卫生类大专以上学历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年龄放宽至40周岁;招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招聘方案制定后,由县级医院或县级卫计部门统一组织开展招聘工作,医共体范围内乡镇卫生院“打捆组团”参加。


对于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可简化程序,采取校园招聘或直接考察方式招聘。


招聘结果确定后,由县级医院根据基层医疗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地域分布和拟聘人员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分配去向。基层岗位拟聘人员纳入县级医院统筹管理,与其建立人事关系,并与定岗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签订三方聘用合同,按规定落实乡镇卫生院编制岗位及工资待遇。


在人员管理方面,意见提出,新招聘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期间,享受所在基层单位岗位相关政策待遇,县级医院委托乡镇卫生院负责其执业、培训、进修、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奖励惩戒等日常管理。


对于县级医院具有医药卫生类大专以上学历的在岗不在编人员,可经过考试、考核安排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并纳入编制和岗位管理,确保人才下得去。同时,基层岗位新招聘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在岗服务满5年后,经考核合格,择优调回县级医院工作,落实县级医院编制、岗位及相关政策待遇,保证基层的人员有机会上得来,



不仅县级医院人才匮乏,乡镇卫生院同样面临人才缺口


在西部一个省份,记者曾采访隶属不同县域的十多个乡镇卫生院,发现其实际员工数均比编制数缺少近一半,而且不仅是医生缺乏,就连检验、超声波、CT等医技人员同样缺乏,此外,县乡两级医院的护士也非常紧缺。


甚至北京市也无法避免人才“饥渴”。北京市共有190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现有工作人员31042人,缺少13779人。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社区卫生中心的20个编制中,目前仅有16人在岗。其中,拥有执业医师证的只有3人,即中心主任卫旗明、副主任于利和防保科主任余春芳。“我们这个中心的服务人口有4000多人,2011年诊疗19216人次,所以我们开展工作很难。”卫旗明说。


村医也面临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断档危机


据江苏省统计,该省55岁以上村医约占40%,35岁以下村医不足5%,因为人员短缺,很多超过60岁的村医仍在岗服务。河南省乡村医生数量不少,但很多县市50岁以上的村医超过三成。


西部某县有356个村卫生室,按照国家标准,至少应配备700多名乡村医生,但现在只有370名村医,导致一些村卫生室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底,该省5个市、州的83个村卫生室实为“空壳”。为此,该省采取乡镇卫生院派驻医生、医学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等方式,致力于消除“空壳”卫生室。


引不来,留不住


一些基层卫生局局长和医院院长认为,基层医院待遇差、个人发展空间不足、生活环境不如大城市等综合因素,造成基层医院招不来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卫生局医政科副科长张正军说,“现在泥瓦工每天的工钱都在200元左右,乡镇医院和村医的收入每月两三千元,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来也在情理之中。”湖南省湘西州卫生局局长张旭说,湘西乡镇卫生院人均月工资只有不到2000元,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生活环境差,基层医院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非常困难。


补齐人才“短板”


北京市计划推出社区医生“十百千工程”,提高社区医生社会地位,为社区医生营造被尊重的感觉。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处处长许俊峰说,大医院医生认为社区医生水平低,社会上也认为社区医生水平低,导致社区医生自尊心出现问题。北京市计划从社区医生中培养10个首席专家,100个社区卫生健康管理专家,1000个社区卫生业务骨干,目的就是要扩大影响,要让大家知道,社区里的全科医生也有专家,同时也便于取得居民信任,激励社区医生。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建议,把基层医生与三级医院的医生放在同一平台上比高低本身就不公平,应单独设置农村基层卫生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系列,如同小学教师也可以评高级职称一样,应根据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治疗常见病的特点,适当放宽学历、论文、外语等限制,以其工作量和医疗质量作为业绩考评的重点,授予其高级职称,并明确规定基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才有效,鼓励骨干在基层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