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医改:医疗改革,就应当让基层医生多得实惠

2017/7/11 17:20:21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卫生计生局作者:田林

导读:一些医改政策在基层推进时,基层医生的积极性不高。是什么阻挡了基层医生前进的脚步呢?


首先,现行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不甚合理。


现在部分基层医生执业资格较低,乡镇卫生院多数为助理医师执业资格、村卫生室为乡村医生执业资格。  


其次,基层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唯考不唯才。


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是职位职称工资评定的硬性指标,达不到标准,工资就无法保证。多数基层医生,在考取执业医生无望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或者其他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于学历和专业技术资格不对口如何晋升?在基层完全可以走卫生事业管理职称,因此,部分基层医生脱离了临床医学的学习。


第三,外出进修的隐性成本过高。


现在针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时限普遍较长,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为1年,规培为3年。无论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基层医生都在算自己的账。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一名医生去进修,医疗机构要承担对这名医生的培训费等投入;要承担新接替该岗位医生的前期成本,设备闲置,业务搁置等;对于基层医生来说,1年~ 3年的抛家舍业培训,压力有来自家庭的,还有来自医疗机构的年度考核登记、职称晋级请示等各类代办事项 ;更重要的是接受前沿医学培训,发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由于仪器设备限制根本无用武之地。


第四,基层医生“给多少钱,干多少事”。


基层医疗机构缺少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基层医生不能像县级医疗机构医生一样承担多点执业,兼职兼薪。增加的绩效奖励工资通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审批后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多余的收入。在基本医疗上,基本药物品规不全、辅助检查跟进乏力、医保执行总额控费,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医疗是关系生命健康的技术服务。在公共卫生上,慢性病管理、健康年检纸质的完善以后还要重复电脑录入。抱着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一次服务要登记两三次,形式已经大于了服务内容。基层医生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五,基层医疗机构的编制带来的更多是“约束”。


基层的编制周而复始的演绎着“围城”的故事。基层在编医生更多的感觉是“鸡肋”,而没有编制的基层医生明显感觉到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不同,同工同酬在收入不好的地区是一句空话。因为编制问题,让多少乡村医生感觉到待遇不公平,离岗后生活的艰辛,很多人不愿子女学医。


笔者建议:

在医改政策制定时到基层多多调研,认真倾听广大基层医生的心声,结合基层实际,更多惠及基层医生,在政策层面上有所改动,这样才能让广大基层百姓普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