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再度出招。18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媒体通气会,通报45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进展及粤东西北地区村卫生站建设项目情况。据介绍,截至17日,要求在“五一”前开工的20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中,有10家已经开工,7家前期手续已启动,3个相对滞后的项目已发函督办,进展正常;除这20家中心卫生院外,另外25家的中心卫生院年底前将全部开工建设。
此外,广东计划在粤东西北地区新建1万个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按每村20万元的建设标准,2017-2019年各级财政共需增加安排20亿元,省财政约按总额的80%对粤东西北地区分类分档补助16亿元。
据介绍,目前全省粤东西北地区的17244个行政村中,大多数开展服务的村卫生站仍为村医个人住宅改建,或者公建私营,完成公建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站比例不到20%。
规范化的村卫生站建设有哪些特点?
记者了解到,最大的变化就是产权公有。每间村卫生站由省财政补助16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各承担50%配套资金,实现村卫生站产权公有化,其形式可以属于政府、乡镇卫生院或村委会所有。
其次是,建设标准提高。据悉,村卫生站原则上应为异地新建,房屋面积必须达到80平方米以上。对房屋布局、房屋结构和设备配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
再次是,形象统一。今后广东的村卫生站将有统一的外观和内部效果、标识系统等。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今后村卫生站外观可能会沿用如今社区服务中心的蓝绿色调,但建筑风格却是有岭南特色的骑楼风格。
村卫生站公建公营后,人员将如何配置?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村卫生站的配置要求是:一村一站,一医一护。目前,全省全科医生总数19037人,按常住人口10999万人计,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73人,远远低于每万人口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如何保证村卫生站医护人员的配备?对此,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省里也加大了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并通过定点、定向培养的方式,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人才。
关于建设进度,记者了解到,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验收完工40%的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任务;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验收完工80%的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任务;至2019年底,全省100%完成省财政支持的1万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任务。
乡村医生是否也会“升级”?
规范化的村卫生站建起来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能否随之提升?
刘冠贤介绍,村卫生站是农村医疗三级网络的网底,公建规范化的村卫生站,是先把硬件搭起来,使得每个村都有一个外观统一、卫生整洁的村卫生站,配齐38件(套)基本卫生设施设备,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透露,规范化的村卫生站标准是“一村一医一护”,但目前全科医生的缺口很大,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定点定向培养。按照卫生强省建设要求,到2020年,全省要达到每万人有3名以上的全科医生,但目前我省全科医生总数不到2万人,每万常住人口仅拥有全科医生1.73人。
省卫计委基层指导处处长赵祖宏介绍,以前完成的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为“公建民办”,去年以来,在“县村镇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建的村卫生站将逐渐向“公建公办”转变,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渐实现“镇聘村用”,全面提升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保障乡村医生待遇。
目前80%的村卫生站属于个体行医,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获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大部分持有的是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村卫生站“共建公办”后,这些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是否需要“退出历史舞台”?
省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彭刚艺介绍,对于乡村医生的准入,广东实行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老村医”如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可继续执业,但新进入村卫生站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配备的护士需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让以前的乡村医生规范退出,逐步实现执业助理以上资格的医师来担当乡村医生。”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