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蔡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要为近百名患者看病。
分级诊疗是我国当前医改的重要内容,扎实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标志着我国医改进入新阶段,医疗服务发展模式开始转型。蔡景辉,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大学毕业后,直接投身到基层医院,如今已是第11个年头。日前,记者跟随蔡医生,走进健康中国的第一道防线。
对待每一个患者,蔡医生都耐心问诊。
在蔡医生的案头,记者看到了一份家庭健康保健合同。作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一周5天,蔡医生每天12小时接受居民关于身心健康电话咨询,为社区民众提供契约式的卫生服务。目前,他手中的签约家庭已经达到了400户。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取药,一次最多可开一个月用量的药,病情稳定的患者不用再常跑服务中心。
蔡医生与同事在一起进行病例讨论。
其实,全国有千千万万像蔡景辉这样奋斗在社区医院一线的医生,每一天为百姓的健康着想。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民众就诊渠道也从“以大医院就诊为主”转向“基层医院续方分流”。作为老龄化社会,中国的慢性病形势非常严峻,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基层民众健康的一大因素,慢病的死亡人数占我国疾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2.3亿 ,且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长趋势。
遇到专家,赶紧拿着病例向专家求教。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基层医生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对他们的能力也有不少挑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四科副主任程姝娟教授在“漫慢人生 默默相伴”——慢病管理巡讲会”上表示:“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形势下,大医院专家将更多承担疑难杂症的诊疗,而基层医生将在国民的慢病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是第一道防线。”
“基层医生身处社区、乡镇等医疗机构,由于环境的局限性等因素,使得基层医生的临床锻炼和学习机会有限,但是他们渴望获得最前沿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身诊疗水平。”程教授表示:“慢病管理巡讲项目是践行我国 ‘分级诊疗’制度的范例,在专家和基层医生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沟通桥梁。专家有责任将前沿的技术和医疗知识传递给基层医生,让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能,从而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全科基层医师,满足基层的医疗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基层慢病管理服务”。(完)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