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新医改以来,各种医改新政纷纷出台,但是大多数政策实际效果却并不令社会大众感到满意。唯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开始实施指导到现在,得到社会绝大多数的肯定和认同。但基层在运行的时候却仍困难重重。
新农合村医付出较多却回报甚微
村卫生室的场地费、电费、水费等都是自己支出,需要很大一笔开支,但新农合政策以来村医的积极性很低,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切断了村医的收入来源:
一、村医不能从药品中获利
新农合实施了,药品统一由卫生院采购,村医们通过从药品一块获得收益的途径被掐断了。有的地方政府会给村医一定的补偿,大多数地方村医根本没有任何补偿。而村卫生室又不像大医院有更多的检查服务项目,村医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
二、村医实施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低于卫生院
同样的药品销售,村医的报销比例低于卫生院,导致病人 流向卫生院。患者源上肥了卫生院,苦了卫生室。
三、新农合实施后,村医业务明显萎缩
卫生室患者越来越少,有的村医直接关门去外地打工,剩下的村医几乎由看病治病的职责转向了承担近50%的公共卫生服务,而公卫工作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原来的纯业务时期的收入水平。导致大家对公共卫生工作也是怨声载道。
卫生院的日子就真的那么好过吗?
随着新农合管理的日益严格,基层医院也感到了压力。新农合管理的紧箍咒,医方叫苦连天。由于监管机构加大了新农合资金的管控力度,为了不使老百姓的保命钱流失和新农合基金陷入亏损。管理方出台了一些列的控费措施。
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出台了相应的年度资金总量控制、人头人次比、均次费用、住院费用等多种控制指标,本意是管控新农合资金,但是又带来一个副作用,医方推诿病人出现了。
说实话,一开始控费医方不以为然,但是当结算时,相当一笔费用不予支付使得医院方才真正重视起来。医院管理很直接,把控制的指标下发到各临床科室,科室里就把控费指标分摊到每一个医生的头上。搞得不少医生叫苦连天。
一、新农合总量控制是“高压线”
新农合的管理一般是按照各医疗机构的前三年的农保资金使用量的平均数,设置医院的总量数,同时再设置一个上浮线(具体的数字来源不是很清楚,各地的有差别)。在这个范围内的资金拨付是没有问题的,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农保管理方拒绝支付超出部分。
二、总量控制指标分配给科室,超标后责罚医生
这无疑是给各级医院设定了高压线,过线不报!于是乎不少医院规定超过总量的科室和医生的奖金要被扣罚的。可怜的医生作为总量控制的直接执行者,身背治病救人和管控农保经费的两大重任。
在给新农合参保人员看病时,医生们不时了解他到自己医院来了几次、年度费用是否有剩余、对有些项目需要自费、至于住院更是小心翼翼。对那些年度额度已经花光了或剩余很少的,医生们会毫不犹豫地建议他自费或者到其他医院试试运气。否则病给人家看好了,钱要扣到自己身上!高压线逼得医生们快成为精算师了!
三、新农合实施的人头人次比,接关掉了持续医疗服务的可能
人头人次比是个开关器。新农合实施的人头人次比更厉害,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开关器,直接关掉了持续医疗服务的可能。各级医院是怨声载道。大医院还好些,毕竟他们的技术服务能力强、服务辐射范围大、病人的来源多,即使有几个超标了,可以用其他未超标的来拉平整个的人头人次比。
四、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有药不能开的悲催
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本辖区的居民,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居多。这些人基本上一个月到医院来一次,加上其他的感冒、肠炎等一些常见病的发生就诊,一个病人就远远超出了人头人次比的规定。所以不少基层的医生只能厚着脸皮求这些老病号到附近药店购药、或者是到附件医院就诊治疗。对那些讲的通道理的人,问题不大;而一些认死理的病人,你不开药治病,他跟你没完没了,还要投诉。所以不少基层的医生们对此都头痛不已。
新农合实施以来,患者的满足感从何而来?
新农合实施以后,有了新农合的基本医疗保障,农民们能看病了、敢看病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但据基层医生反应2017年村民缴纳新农合费用的积极性很低,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
一、药品是可以报销了,但药价高很多
不少农民反映,原来一直在使用的低价药,自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在卫生院就买不到了。卫生院表态是可以提供同类的可替代的药物,但是价格高,报销下来比原来吃的药贵好多。
二、因为住院报销比例高,医院、患者都愿意住院
由于住院的报销比例高,面对基层医疗门可罗雀的局面,本来普通感冒,毛病不重,医生也要求住院治疗,病好了,也不积极建议患者出院(反正患者也能报销不花自己钱),还有的直接让人把农保卡拿去挂床住院。
苦的是老百姓,一个感冒住院报销二百元起步,需要四、五百才能好。甚至只要进医院,各种化验检查满天飞等,患者也愿意住院能将检查费用报销些。
这样下去对于小病100元治好的病,患者开销1000元,最终报销800,自己垫付200元,可能比之前没报销的费用还高,过度的检查费用,患者被开一些无用的药品滞留家中,患者没有获得感,新农合运行和发展受到侵蚀。
新农合作为新医改以来取得比较明显成效的改革举措之一,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莫让各种硬性规定打消了基层医生的积极性,卫生院不想变成纠结比例开药的药贩子,村医也不想成为没药坐空的村医,也莫让各种指标规定让我们拒患者于门外!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