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鼻炎的中医治法

2015/10/14 12:44:05来源:网络

鼻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它包括祖国医学文献论述的鼻渊,鼻窒,鼻槁,鼻鼽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很难根治,故医者称之为小恙顽疾。

在临床中,笔者根据本病所形成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治疗上归纳为以下几法,现总结如下:

养阴润肺法:适用于鼻内干燥或灼痛,鼻涕少,粘稠难擤,嗅觉减退,鼻肌膜干燥失荣,咽痒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系肺燥津伤所致,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常获佳效。

处方:沙参15g 、桑叶9g、麦冬15g、阿胶15g、杏仁10g、枇杷叶12g、生石膏15g、甘草9g、鼻干易衄者加生地15g、茅根20g,气血亏虚者加当归10g、党参12g

此法用于西医之慢性萎缩性鼻炎疗效显著。此外尚可选用养阴清肺汤,沙参麦冬汤等。

泻肝利湿法: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之鼻流浊涕,量多腥臭,鼻塞嗅减,鼻肌膜鲜红肿胀,头痛甚,阙庭或觀部叩压痛甚,发热口苦咽干,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泻肝胆,利湿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5g、柴胡12g、车前子15g、泽泻12g、木通10g、栀子12g、黄芩g、生甘草6g、当归12g、生地15g

开窍止痛法:适用于鼻塞流浊涕,主要以前而头痛为主,可放射至头顶部,枕部,早轻午重,多有沉重压迫感和闷痛感。方选苍耳子散加减,中庸白芷能1剂止痛,2~3剂痊愈,屡用屡效。

处方:白芷30g,薄荷12g、辛夷15g、菊花12g、苍耳子12g、川芎9g、急性期加黄芩15g、葛根15g、连翘10g、慢性期加丝瓜络30g、鼻内干燥者加麦冬10g、沙参10g、流黄涕加金银花10g、黄芩10g

双补气血法:适用于体质虚弱之过敏性鼻炎,疗效甚好,发病之初为阵发性鼻痒,打喷嚏,常易感冒,但体温不高,手足发冷,有时可能出现鼻塞头痛等,方选十全大补汤加减。

处方:生黄芩12g、灸黄芪12g、党参15g、沙参15g、灸甘草10g、龙骨粉15g、牡蛎粉15g、制附片10g、桂枝5g、生姜3片、大枣5枚。

祛风散热法:适用于身冷,手足逆冷,恶寒,脉迟而涩现有寒象者,运用桂姜栆草黄辛附汤,若能对症下药常获1~2剂轻。4~5剂愈之奇效。方中以桂枝去芍药汤祛外感风寒之虚邪,麻黄附子细辛汤温散寒邪,缓和表热。

处方:桂枝9g、甘草6g、麻黄6g、细辛6g、干姜3g、制附片3g、大枣3枚。

益气祛湿法:适用于病发时鼻酸闷胀,阵法喷嚏,鼻塞较重,头痛身困,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缓弱,缠绵不愈者。治宜健脾益气,升清祛湿。方选补中益气汤合羌活胜湿汤。

处方:黄芪15g、白术15g、陈皮10g、升麻6g、党参12g、羌活10g、防风10g、藁本9g、甘草6g、当归9g、川芎9g、鼻塞甚者加辛夷10g,白芷15g、苍耳子10g、涕多鼻肌膜水肿甚者加茯苓20g、愈后服补中益气丸巩固。

化瘀散结法:适用于鼻塞不通头痛较甚,鼻肌膜暗红肥厚,质硬,表面不平桑椹状,舌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治当活血化瘀,行滞散结。方用通窍活血汤合仓耳子散加减。

处方:当归15g、生地12g、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2g、赤芍15g、柴胡12g、苍耳子12g、白芷15g、辛夷10g、葱白3寸,薄荷9g、甘草6g、寒滞血淤,鼻涕白粘,苔白者加细辛3g、桂枝10g、茯苓20g、热滞血淤,鼻涕黄稠量多,苔黄者加黄芩12g、苡仁20g、桑白皮12g、头痛甚者加制乳没各10g、鼻肌膜增厚,久不愈者加三棱10g,莪术10g

此外,尚有益肾滋补法、温肾壮阳法、御风健鼻法、祛风止痛法、清泻肺热法、滋补肺肾法等。但应相互参照,认真辨证,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总之,治疗本病,笔者体会辩证是关键的一环,在辩证方面应抓住风、寒、湿、热、淤、痰、虚七侯及七侯各自的临床表现为血瘀或痰结。临床上二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夹杂其他五侯同时为患,故需仔细辩证。另外,还要分清标本缓急,发作时以驱邪为主,及时用通窍药和止痛药,能很快解除目下头痛鼻塞症状,待鼻炎症状好转再递减通窍止痛药,投以扶正驱邪之品,以利于清除余邪,达到根治的目的。

另外,应该强调的是要注重外治法,只有内外兼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护理,首先要设法改善居住环境,注意鼻腔卫生,避免燥热及烟尘,化学气味,禁用麻黄素、滴鼻净之类的血管收缩剂,以免加重病情。应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少食葱蒜椒芥之类辛辣助火,这对本病防护亦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