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口干口渴,如何辨识阴虚还是阳虚?

2021/8/30 8:21:12来源:中医书友会作者:赵作伟

咽干口渴很常见:,论治首辨火与寒

作者/赵作伟


案1:王某,女,51岁,蒲县人,2007年1月11日首诊。

现病史:咽干数月,喜饮水,喜饮热水(滚烫之水),但饮多则引起恶心。咽痒咳嗽无痰,二便正常,饮食可,喜热食,食冷则难受。一贯畏寒,小便清长。

查体:口唇干燥,舌质稍暗红,苔稍腻,脉虚无力。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中医辨证:水逆。

《伤寒论》第74条云:“…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分析此患脾阳虚是病因,阳不化气、水湿积聚是病机。肾阳虚,对机体失去温煦则畏寒;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则口渴;因体内阳虚热力不足,故喜热水以补充热量;肾阳虚,则脾阳亦虚,脾阳虚则运化失职,水湿不运,聚湿成痰,痰湿贮留胃内。其口渴并不是胃内缺水,只是津不上承引起,故多饮则胃内水液积蓄更多,必然会引起呕吐。故治宜温阳化气,用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减:

炒白术15g、茯苓18g、白芍15g、制附子6g、桂枝12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5枚。3剂,水煎服。

方中附子辛热纯阳,善补命门真火,温阳化气为主药;桂枝辛温,助附子温阳化气,温通经脉;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湿健脾为辅;佐以白芍制桂、附之燥烈,使痰湿去而不伤津液;甘草、姜枣和中并顾护胃气。合之共使阳气复、脾胃健、津液升、水湿去则诸症自除。

1月14日,其子来告曰:其母带药回蒲县即开始服药。今天从蒲县来电话云:服药后诸症轻,让我再带几剂药去,以便去根。

前方既效,附子加至10g,再予5剂善后。

案2:郝某,女,65岁,退休职工。2008年10月12日首诊。

主诉:咽干口渴不欲饮20余天。

现病史:20余天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咽干、口燥,不欲饮水。咽干以夜间为甚,白天也干但程度较轻。病来曾服或含服多种西药,基本没效。亦曾服中药也无效。曾验血及做头部CT,可排除糖尿病和脑肿瘤。饮食可,大便1日至少2次,不成形。

查体:双脉沉弱,咽部不红,舌质淡,苔稍厚,微黄。

西医诊断:咽炎。

中医辨证:口渴。

分析:此患的特点是老年女性;咽干口燥而不欲饮水;大便次数多且不成形;咽部不红,舌淡;脉搏沉弱。根据以上特点分析证属阳气不足、气不化津,津不上承,则咽干口燥。脉搏沉弱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舌淡亦示脾肾阳虚;大便稀因于脾虚水湿不运;苔稍厚乃水湿贮留。口渴实乃气化无力,津不上承,并非缺乏津液,故渴不欲饮。

治宜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主之。


炒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2g、制附子10g、炙甘草10g、生姜30g。2剂。先煎附子30分钟,纳预先浸泡之诸药,煮开后再煎30分钟,滤出煎液。再加水煎20分钟,合并2次滤液约400ml,分2次温服。

方中附子纯阳大热,善补坎中元阳以助气化;白术甘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渗湿以健脾,二药同用使脾健、运化复;白芍酸寒,敛阴和阳,合甘草酸甘化阴,防诸药辛燥伤阴,合附子辛甘化阳,更有助阳气恢复。全方合之使阳气复,脾胃健,水湿化,津液升,则咽干口渴自愈。因此方有温肾健脾之效,故预测服后大便应能成形,便次亦应减少。

第二天患者因故来诊所,谓昨晚服药一次,夜里口干即轻。月余后夫人在街上相遇问及,答曰药后口已不干,大便也正常了。

案3:宋某,女,86岁,农民,主因口干不欲饮伴干咳无痰2年,于2010年6月13日首诊。

现病史:患者一贯体弱多病。近2年来经常口渴,但不欲喝水或喝水很少。夜间口渴明显,睡觉醒来常觉口内没有一点水分,“像是舌头黏在嘴里"。临睡前总得往床头放杯水,以备醒来润口。近半年来间断发作性干咳。食欲不振,食量不大,有时食后心下不适。

查:身体消瘦,声音低怯,脉浮大无力,舌红光无苔,没有一点津液。剑突下按压不适。

西医诊断:口炎。

中医辨证:口渴;咳嗽。证属肺胃阴虚。


分析:此患一贯食物单一,只吃主食,且进食较少,很少吃蔬菜、水果,更不吃蛋肉鱼类,故营养严重缺乏。《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患者严重消瘦,形体不足,说明阴质不足;舌红光无苔、渴不欲饮乃胃阴虚之表现;干咳无痰因肺阴缺乏,肺失肃降;脉浮大无力显示气阴两虚。治宜滋阴养胃润肺。方用孟景春之养胃汤加味:

南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桑叶6g、黄精12g、肉桂2g、炙甘草5g。5剂,水煎服。

方中沙参、麦冬、石斛大队甘寒养阴之品滋养肺胃阴液;更以黄精甘平,具气阴双补之效,润肺滋阴,补脾益气共奏养阴益胃润肺之功。因治阴,必佐清热,故用桑叶。该方滋阴生津为主,又恐寒凉伤胃,故佐炙甘草甘温,以护胃气。稍加肉桂一则引火归原,一则取阴阳互根,阳中求阴,正应张景岳所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意。

6月20日二诊:药后口渴减轻,夜里可不必漱口,干咳亦轻,饮食稍增。脉较前平缓,舌根部微现薄苔。诸症均减,原方再服15剂,近愈。停药通过饮食调养。

按:口渴一证临床多见。有外感引起者,有内伤引起者。外感引起者病程较短,必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兼症;内伤引起者病程较长,无寒热可见。后者可分为阴虚、阳虚两端。探究口渴之病因病理可作如下比喻:人体可以看作一口锅,锅内盛水,锅下烧火。水火适宜,则水汽蒸腾,锅盖可保持湿润。锅盖可视为人之口咽,锅盖湿润,则口咽不觉干渴。如锅内没水,锅盖便不会湿润,就会感到口渴;但即使锅水满,如果锅下火小或无火,水得不到蒸腾,则锅盖也不会湿润,此时人也会感到口渴。


故对于内伤口渴之诊断,必须辨明是缺水(阴虚)还是缺火(阳虚)。具体如何诊断,可遵循郑钦安"辨认一切阳虚症法"和"辨认一切阴虚症法”(见郑钦安著《医理真传卷一》)以资辨别。从治疗角度来讲,前一种情况需要补水;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加火。临床所见,因缺水引起的口渴固然有之,因缺火引起的也并不少见。

如案例1,口干喜饮数月,但喜饮滚烫之热水,且多饮则引起恶心,说明病本阳虚(缺火),体内并不缺水,故多饮则呕吐;再如案2,口渴而不欲饮,且双脉沉弱,舌质较淡,均是阳虚明证。通过治以补火,遣温阳化气之五苓散或真武汤,均收到桴鼓之效。


而案例3则截然不同:患者口干不欲饮,脉大无力,舌红光无苔,舌面亳无津液,是典型的阴虚。治以滋阴增液,很快见效。可见同样是咽干口渴的症状,病因病机不同则治疗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临证时必须特别仔细搜集四诊资料,准确辨证,方能治疗无误,药到病除。


本文摘自《杏林求索·从西学中到铁杆中医之路》,中国中医出版社出版。作者/赵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