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这项检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19/9/26 13:59:21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临床病例


今年四十多岁的刘女士,六年前被查出有糖尿病。她担心服西药降糖有副作用,因此,主要靠吃中成药及保健品降糖,但血糖始终控制得不理想。几天前清晨起床后突然感觉右眼前面有一团黑影遮住视线,到医院眼科一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前的黑影是玻璃体出血所致,而这一切都是长期高血糖惹的祸。


随后医生为她实施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还多次进行激光治疗。遗憾的是,由于发现较晚、病情严重,刘女士的右眼视力最终未能保住,几近失明。



糖尿病性眼损害不容忽视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对眼底血管、神经(包括视神经及颅神经)、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损害所致。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疾病,包括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等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急速攀升,根据最新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


与此同时,由糖尿病引发的眼部并发症也与日俱增,它可造成患者视力减退,并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5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对眼部病变千万不可忽视。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基层医生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糖尿病患者从未到眼科看过,医生也未建议病人检查眼底,直至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才到眼科诊治,但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欠佳,就像前面这位刘女士一样。

 

形形色色的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指由糖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组眼部并发症,主要包括: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及失明的主要原因。

 

1型糖尿病患者“糖网病”的患病率为100%;2型糖尿病患者“糖网病”的患病率为60%。在病变早期阶段,患者视力可以不受影响,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眼前有黑影漂浮、视物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等等。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剥脱、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导致失明。

 

2.糖尿病性白内障:也很常见,发生率仅次于“糖网病”。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又称代谢性白内障),另一类为“假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又称伴发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前者多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糖尿病患者,双眼同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常于数天内出现晶体完全混浊,视力急剧下降,这种白内障如若治疗及时,随着血糖的控制,可以明显改善甚至完全逆转;后者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可先单只眼发病,比老年性白内障发展迅速,比真性糖尿病白内障发展缓慢,常与老年性白内障并存。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如果视网膜未受损,通过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使视力完全恢复。


 3.继发性青光眼: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过高引起的视神经受损疾病。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患者眼压升高十分顽固,眼痛剧烈且难以控制,视力急剧下降。


治疗非常复杂和困难,药物治疗多难以奏效。手术治疗往往因术后新的滤过口再次粘连、闭合而造成手术失败。


 4.波动性屈光不正屈光不正也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的视觉异常,病人常感视物模糊,多为短时或一过性的,与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关。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房水渗透压较晶体低,水分经晶体囊渗入晶体内,晶状体膨胀变凸,屈光增强形成近视。当血糖降低时,引起相反的渗透压改变,则变为远视。这种情况在血糖得到控制后可以得到改善以及逆转,然而恢复速度将会比较慢。


 

5.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眼运动神经受损所致的眼球运动瘫痪在糖尿病患者相对少见。其中动眼神经损伤最常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等;其次是外展神经,表现为眼外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损伤一般预后较好,经过控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最终多可恢复,但整个病程可能长达数周。

 

6.其它:比较少见的眼部并发症还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角膜炎等等。

 

糖尿病眼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哪些?


糖代谢紊乱是导致糖尿病眼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妊娠、吸烟喝酒也是公认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从180/105毫米汞柱降至150/85毫米汞柱,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能降低34%,视力受损危险减少47%。


此外,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率还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罹患糖尿病眼病的风险越高。据统计: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超过一半会合并眼部病变。

 

定期眼科检查,很有必要

 

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没有视力改变等自觉症状,而一旦出现自觉症状,病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了。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而不要仅凭感觉,到有了视力障碍或其它眼部不适了才去就诊。具体要求如下:


一旦被确诊糖尿病,均应立即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此后检查的间隔时间视眼底病变的有无及病变的轻重而定:


对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年检查1次或至少不少于2年1次;对于眼底发现有渗出、水肿和出血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2~3个月随访1次并及时治疗;妊娠糖尿病妇女应每3个月检查1次。

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去医院眼科进行检查:


视力减退,视物不清;近视程度加重、老视的暂时性缓解;看东西出现重影;眼前有点、片状发黑的物体漂浮;视物有闪光感;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胀、眼疼,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糖尿病眼病的防控要点

 

糖尿病眼病重在预防,提倡三早,即“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1、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而平稳地控制血糖;

 

2、其次,还要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因为高血压会显著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此外,还要戒烟酒;

 

3、按要求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4、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