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分型治疗以及治疗方法

2018/10/30 16:21:15来源:医医未来学术交流频道

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纤瘦体型、经产妇、消耗性疾病或卧床少动者。


胃下垂时,因胃的排空不畅,使排空减慢、蠕动减弱,因而常有上腹不适、隐痛、饱胀、嗳气或便秘等症状,久站时加重,平卧时减轻。


站立时,由于胃的重力牵拉,使肝胃韧带张力增加,引起胃的牵拉疼痛,卧床后,韧带松弛,牵拉痛可消失。


以下是胃下垂的分型治疗:


(1)脾虚气陷


治法:补脾健胃,益气升陷。


处方:黄芪15克,柴胡12克,升麻9克,郁金12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甘草6克,枳实壳各12克,陈皮9克,大枣10枚,山药15克,山楂、鸡内金各10克。


加减:血瘀酌加莪术、桃仨、红花;月千郁酌加川楝子、白芍;阳虚加淡附片、焦艾叶、炮姜;痰饮加茯苓、半夏。


用法:每日1剂,首次加水约500毫升(先将药浸泡),煎至200毫升。同法再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晚2次等量服用。


疗效:以上法或类似上方治疗430例,其中表明疗效情况的341例,临床痊愈166例,显效88例,有效7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5.3%。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2)胃阴不足


治法:濡养胃阴。


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麦芽15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血瘀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枳实或加重枳壳之量;气虚加黄芪、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方加减治疗32例胃阴不足兼血瘀者,临床痊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常用成方:益胃汤合一贯煎等。


胃下垂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1、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而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切勿暴饮暴食,宜少量多餐。


2、胃下垂的患者胃张力低,蠕动缓慢,吃东西宜细嚼慢咽,不可急躁,以适度减轻胃部负担。此外,口腔的咀嚼动作也可以刺激胃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所以,进餐慢一些将有助于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症状。


3、戒烟酒、浓茶,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避免胃黏膜的损伤,减轻胃的负担。


4、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食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类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适宜,脂类食物比例要偏低些,以防止因排空缓慢引起的腹胀及消化不良,蛋白质类食物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增强体力,也可改变胃壁平滑肌的张力,促进胃蠕动。


5、少喝汽水及进食豆类等易产气的食物。


6、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应少喝牛奶或喝已抽取乳糖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