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指南那么多 如何指导临床

2018/3/19 14:50:43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作者:王德扬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我国自2005年颁布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到2015年更新第三版,让乙肝从“难治”变为了“可治”。同样在2015年,WHO颁布首部乙肝防治指南。随后美国、欧洲先后于2016年、2017年推出指南,美国还在2018年推出了补充版。这些指南对如何更好治疗乙肝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笔者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和临床感悟,将其中重点做简要论述。


初治方案 锁定三种药

治疗乙肝的药物有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似物(NA)。基于疗效、安全性和可及性,目前所有指南,都一致推荐或优先推荐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TDF)、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药物。不论是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肝(CHB),均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意愿,从上述三种一线治疗药物中选用最适合治疗的药物。


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对于年轻的HBeAg阳性患者,如果是初次发病,轻中度病情,特别是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在经过3~6个月观察排除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可能,以及除外干扰素禁忌证的情况下,最好首选PEG-IFN做一次有限疗程(一般是48周)治疗,以争取有更多机会获得“满意的治疗终点”(HBVDNA持续抑制、HBeAg血清学转换、肝功能复常),甚至“理想的治疗终点”(上述三项基础上再加上HBsAg消失和/或抗HBs转阳性)。但是PEG-IFN价格相对较贵,需要注射给药,又常会岀现一些不良反应。


微信图片_201803191446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