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帮我守住中医阵地

2017/9/30 8:52:06来源:中医书友会作者:原小玲

导读:很多头痛病人是看完其他科,找不到原因,最后到眼科来的。如果检查没有青光眼等眼部原因,病人就会很无助。现在好了,通过经络诊察,我们也可以帮助到那些所谓的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了。

经络医学改变了我的临床


作者/原小玲


周一早上来了一个60多岁的女患者,说是左眼红反复发作3天,用茶水洗洗会减轻,但一直不彻底,家人不放心,怕是青光眼,就来医院看。因为实在太忙,这个病人的察经情况我没抄下来,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我问她症状,没有畏光流泪,无痛痒,无分泌物,视力无改变。眼科检查:前节只有左眼鼻侧球结膜轻充血,余前节正常。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动脉硬化。


于是问她是否有高血压史,答平素血压正常,一生气血压就高,一用降压药就下来,这次发病前就曾生气,当时收缩压达180,伴双颞侧头痛,呈搏动样痛,服降压药后正常了。


于是我说给您做做针灸治疗吧,她同意了。

察经:左侧太冲有结块,中封脆络,双额角脉动明显,舌下静脉怒张。

取穴:双行间、太冲、蠡沟。

针后片刻,患者呼,头部清爽,眼晴亮多了。遗憾的是,因为门诊太忙了,起针时是学生起的,也沒注意她眼睛还红不红。

第二个病例是一个大爷,诉左侧剧烈偏头痛,伴左眼疼痛,低头时加重,有眼睛要脱出来的感觉。查了头颅CT未见异常,于是来眼科排查青光眼。

眼科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于是告之基本可排除青光眼,但也担心眶内有异常,建议做眶CT检查,患者有些犹豫。于是我说,要不我给您扎扎针灸,针灸要是能缓解,就先不查CT,如果针灸无效再考虑进一步检查。家属同意了。

记得取穴是:悬颅、悬厘、颔厌、太阳(局部取穴)风池、合谷、太冲、蠡沟。留针半小时。

起针后,患者说头痛减轻了,他又低了低头,甚至使劲地弯了弯腰,停留几秒钟,然后抬起头说,眼睛没有那种要脱出来的感觉了。

总能遇到因为头痛到眼科来的病人,以前都是排除眼部病变后就转往内科或神经科。但更多的病人是看完其他科室,找不到原因,最后到眼科来的。如果检查没有青光眼等眼部原因,病人就会很无助。现在好了,通过经络诊察,我们也可以帮助到那些所谓的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了。

我来参加这个经络医学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扩大针灸在眼科的应用。现在中医在眼科的应用范围太小了,主要还是集中在西医治不了的疑难病上。

病人被西医判了死刑后,死马当活马死,找到中医,而这时中医的疗效往往也达不到患者期待的神效。而西医的技术进展很快,一旦他们在某一领域有了突破,留给中医的空间就更小了。

所以我希望将针灸广泛地应用于眼科的各个领域,借助针灸的速效,来守住并扩大中医在眼科的阵地。

通过小小的实践,我知道这条路找对了。我要特别感谢灵兰中医这个团队,感谢灵兰同学会中各位朋友对我的帮助。(本文作者为第二期经络医学传承筑基班学员)

作者为病人经络诊察